低段学生在课堂中有效积累词语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静
低段学生在课堂中有效积累词语的实践研究
(课题设计方案)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陈静
一、研究背景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沈大安老师曾说:“语文教学就是积累、感悟、运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低段学生有效积累丰富优美的词语,日积月累地提高语文能力与素养,是语文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老师认为,在低年级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低年级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课堂中不应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积累上,积累应在中高年级中进行。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导致学生到了高年级,因词语积累的贫乏,所写的文章索然无味。
2、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老师不能有效利用课堂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丰富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
二、概念界定
“词语积累”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逐渐聚集学生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这符合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词语积累的基本途径。
2、通过研究实践,让自己在教学总能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评价方面的资料,借助这些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作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3、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研究内容
1、“扩词”教学 有效积累词语。
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其中扩词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一环节,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1)挑选生字,全面扩词。
课文中的一些生字意思用法单一,组成的词语相近,这样浅显易懂的生字,在课堂上就没有必要扩词了。有些生字有多重意思,多种用法,教师在学生扩词过程中及时作相应的提醒、引导、总结,拓宽学生思维的同时,尽量让学生全面掌握生字的多种意思,并能正确运用,有效地积累词语。为今后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字组成简单的成语。
生字扩词时,可以组成平时阅读会接触的、比较容易理解的成语。不要求准确、深入理解这个词,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因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的过程,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特别是在低段,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就会由模糊趋向清晰。
2、细品课文,有效积累词语。
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文质皆美的佳作,课文中又往往有一些精妙的语句,或形象生动,或蕴含深刻,或文句优美,或幽默诙谐……我们应该细读文本,择其精妙,引领学生细细品悟,丰盈词语的积累。
(1)替换词语 促积累
用其他词语替换原文的词句再与原文比较,联系实际还原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原文遣词造句之妙。实际上,这是一个“替换——比较——吸收”的过程,学生既积累了词语,又提高了辨析词义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2)充实内容 促积累
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课文“精妙处”的语言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让学生感悟、想象,充实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就使词语教学有文章可做,促进词语的积累。
(3)概括句子 促积累
概括,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课文中具体形象抽象化。初步锻炼了低段学生的概括能力,又积累了大量词语。
(4)迁移运用 促积累
学以至用,温故知新,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经典片段,是深化词语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迁移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效积累词语,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词语运用中活化。
(5)反复诵读 促积累
叶圣陶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自然而然地主动积累语言。熟能生巧,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不断充实词语库存;并从诵读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
(1)制定课题方案,做好成员分工。
(2)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
(1)实施课题计划,进行实证研究,捕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并对课题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
(1)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及前期得失相应调整研究方案,继续作深入研究。
(2)继续做好对课题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3)认真撰写相关的课题论文、案例,申请课题结题。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陈静 (职责:负责组织及管理课题的实施以及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组员:金兰娟 (职责:配合在各班进行相关课题实验工作,积累资料。)
八、研究成果
1、结题报告
2、撰写论文、教学反思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