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课题管理>>课题立项>>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柴丽君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洛阳中心小学 柴丽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事实上,也真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布置学生预习;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都要先预习一下。然而,很遗憾,要是果真按照“预习”工作最早也最热心的倡导者之一叶圣陶的观点和要求来考察、来衡量,我们中间很多人的做法恐怕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效果总不见佳。
二、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导的发现学习法,是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探究和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长期运用此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面对学习。自1956年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之后,心理学家们除了强调培养自学能力以外,还从认知策略的角度来解释学会学习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叶圣陶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各学校对课前预习都非常重视,也有过自己的研究。有些学校主要从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方面教会学生在预习中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查阅工具书,收集资料可以从一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方向去探讨,如何去发掘、确立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学习内容等等,以此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防止盲目浪费现象的发生。
本课题将从自主学习的层面,更多地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形成较为有效地课前预习策略。为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有益的借鉴。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积极情感体验,培养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预习热情,提高预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探索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体系,初步形成系统的预习特色。
五、研究措施:
1.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调查。
2.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3.制定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并付诸实践。(一是主体性培养;二是层次性提问;三是发展性评价。) 
4.密切与家长的配合,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的课前预习情况。
5.及时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的自主学习的小榜样,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6.抓住典型事例,典型人物,进行总结,提炼。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4月)
(1)建立课题组。
(2)查阅资料、分析教育现状、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确定课题。
(3)查阅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本阶段主要运用文献法。)
2.实施阶段。(2013.4月——2014.2月)
(1)把本课题的指导方法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
(2)阶段交流,不断发现问题,完善各种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使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写出案例、反思。
(本阶段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献法。)
3.总结阶段。(2014.2月——2014.4月)
(1)收集原始资料。
(2)分析整理材料。
(3)撰写研究报告。
(4)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5)结题评估。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利用教育文献研究教育现象,深化教育认识,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文献法的操作方式是收集、阅读、整理、记录、分析。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查找各种有关本课题饿研究成果,及支持本课题的相关理论。
2.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的基础是探讨、论述与某人、某事或某种情况有关的各个方面。在本课题中,主要是研究某一课前预习某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的设计、实施、实效或对某一个(类)学生的典型事例。
3.行动研究法:
是指从教育过程中进行研究,并针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方法,使研究方向始终朝着预定方向实施。、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柴丽君(职责:负责组织及管理课题的实施以及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组员: 黄蓉 孙美芬(职责:配合在各班进行相关课题实验工作,积累资料。)
九:研究成果呈现的方式
1.课题的结题报告。
2.撰写论文、教学反思
3.学生作品展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