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洛阳汤墅小学 朱炅莹执笔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其语言能力无从谈起。有学者(Lewis,1993)认为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的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都依赖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开始最早,困难最大,结束最晚的一项任务也是词汇学习。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能力设定了具体目标,而听、说、读、写的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取决于学生的词汇量,即在小学五、六年级时要完成英语二级学习目标,学习二级所规定的话题范围内的几百个单词和几十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小学生应熟练掌握二级目标所规定的词汇,做到发音清楚、准确,拼写无误,使用得当。
众所周知,课上的语境创设再到位,巩固操练再全面,方法设计再巧妙,但如果课后不及时有效巩固,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仍然是失败的。
分析众多的英语学困生,他们总觉得记好记牢英语单词是极其艰难痛苦的长途跋涉,很难坚持跑完全程。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不会很理性地调控自己去战胜横亘在英语学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词汇学习,再加上我们村小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爱莫能助,有的横加干涉,一厢情愿地拖着孩子“助跑”,有的干脆不闻不问。
所有这些都让教师不得不苦苦思索并进行纵深层次的挖掘,力争寻求英语词汇学习的瓶颈问题的对策,思考这样一种途径:在老师指导过的基础上,当遇到没有得力帮助的情况时,也能自主地有效甚至高效地完成词汇学习的任务,从而让学生的词汇巩固和积累变得简单和轻松。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教是为了不教”。同样,任何语言的学习如果只凭课堂40分钟的操练,即使再高效,也是掌握不好的。对于十来岁的儿童来说,一节课要领会、理解、记住数个单词和句型较为困难,因此,学生的学习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且要向课后的学习要质量、要效率。
那么,小学生在课后自主巩固词汇时,会遇到哪些实际的困难呢?分析如下:
1、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
2、小学生的自主巩固词汇的方法和能力欠缺;
3、小学生在缺少语言环境的背景下,缺乏及时且得力的援助等。
针对小学阶段英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要达到的实际目标和理想状况,以及小学生在课后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实际困难,不由得我们不思考:在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自主巩固词汇的条件,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有效的词汇巩固方法和策略,培养好学生自主巩固词汇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理论思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自主巩固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的过程。这里的自主巩固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巩固英语词汇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必由之路。
2、英语词汇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真实情境中很少出现单独使用的情况,它们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之中。
因此,利用机械识记的方法(如背词汇表),或死记硬背单个的单词是低效和无意义的,识记语快(也称词组)play football,watch TV等有助于将语法向词汇、句子分流,既能降低词汇、语法学习的难度,又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巩固英语词汇
课上的语境创设再到位,巩固操练再全面,方法设计再巧妙,但如果课后不及时有效巩固,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仍然是失败的。
这里的巩固英语词汇只是实现学好英语的漫漫长路的一段旅程,是到达成功彼岸的桥梁。因为,光靠记单词或词组并不能掌握一门语言,必须组词成句,组句成篇,在口语会话和书面表达中加以运用,得到真实体验,用过的词语方能牢记在心,也才能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从而找到学英语的感觉。
(二)理论依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有关词汇学习方面的专家理论。
①英语词汇的重要地位。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其语言能力无从谈起。有学者(Lewis,1993)认为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的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都依赖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开始最早,困难最大,结束最晚的一项任务也是词汇学习。
②有关英语词汇学习的话题。
众所周知,课上的语境创设再到位,巩固操练再全面,方法设计再巧妙,但如果课后不及时有效巩固,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仍然是失败的。
任何语言的学习如果只凭课堂40分钟的操练,即使再高效,也是掌握不好的。对于十来岁的儿童来说,一节课要领会、理解、记住数个单词和句型较为困难,因此,学生的学习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方法和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好英语的目的。
巩固英语词汇只是实现学好英语的漫漫长路的一段旅程,是到达成功彼岸的桥梁。因为,光靠记单词或词组并不能掌握一门语言,必须组词成句,组句成篇,在口语会话和书面表达中加以运用,得到真实体验,用过的词语方能牢记在心,也才能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从而找到学英语的感觉。
三、研究目标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减少盲目性和机械性。
2、依托好方方面面的资源优势,了解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开拓视野,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二)学生方面
1、掌握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方法和策略。
2、培养好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习惯。
3、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掌握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古今中外有英语词汇学习的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倡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研究,并通过思考和实践改进方法、提高素养和能力,实现师生双赢。
3、调查分析法:贯穿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调查手段是访谈、问卷、测试等。通过前后的对比分析,边实施方案,边修改方案,并借助个案研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从中寻找规律。
4、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提高研究的成效。
(二)研究步骤
1、准备研究阶段(2010.3):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成立课题小组,确立实验教师和班级;设计并申报研究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研讨方案制定的细则以及实施的步骤,明确研究思路,达成共识。
2、理论研究阶段(2010.4——2010.5):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方案,根据方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师关于本课题的理论水平。
3、具体研究阶段(2010.6——2010.11):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实证研究。
(1)召开开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2)依据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分析—总结”的循环格局。
(3)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以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实践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开展研究工作。
(4)认真分析、总结和讨论——学生如何高效地完成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任务,并形成相关的方法和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4、研究总结阶段(2010.12):组织课题组教师,收集材料,深入总结,形成系统、规律性的认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聘请专家召开课题结题鉴定会,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内容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的过程。此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小学生在课后巩固英语词汇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研究的必由之路。
二、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充分预设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因此,根据实际需要,怎样采取有效方法(比如:整理和打印好每一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化解学生的难题,变学习的阻力为前进的动力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又一小小课题。
三、适合小学生的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方法和策略。
学习词汇的过程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要促使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必要的方法和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学生熟悉一些记忆词汇的技巧,比如:反复记忆(Reception and repetition)、加深认知度(Cognitive depth)、运用记忆(Use to remember)、视觉记忆(Imaging)、亲身感受(Personal organizing)、启发动机(Motivation)、加强注意(Attention)、情感深度(Affective depth)、记忆诀窍(Menmonics)等。教师通过这些技巧的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哪些必要的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富有成效,成了又一个重要的小小课题。
四、培养好学生在课后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优良习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进展规律,即遗忘的进程不是匀速的,其总趋势是:开始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慢下来;到了一段时间后,对所剩下的记忆里的内容几乎不再遗忘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经常复习学习的内容,而及时复习可以减慢遗忘的速度,因此,必须掌握好高效巩固英语词汇的时间和频率。
让学生了解记忆单词的的最佳时间段,充分利用每晚睡前的几分钟对所学词汇进行巩固,这些词汇信息会存入潜意识里,清晨起床后,再将前一天的晚上复习的内容温习一遍,以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并牢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循环记忆。
五、适合小学生的自主巩固英语词汇的学习效果的评价。
(一)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精心选择好符合小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评价项目(读书、背书、摘抄本、过关比赛等)作为评价的对象,还要找到可以参照的证据(默写本、家作本、过关比赛的成绩等),使得形成的评价结果具有调控意义。
(二)评价标准的确立和评价的激励性。
让学生共同讨论,并确定优秀标准、良好标准、合格和不合格标准。
牢记评价的激励性。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正确的评价应有益于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中,更应注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小学生学习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小学生的继续学习,而不能制约和降低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评价时,一定要注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评价成为激励小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源泉。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评价机制,制定不同层次的标准,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表扬和鼓励,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过程性评价。
评价不能只局限于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是将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使学生自主巩固的词汇的能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有人证明:重视过程性评价,会使得终结性评价的成绩更好。
那么,怎样做好过程性评价成了又一个探究的重要课题。
自然,有些方面还在思考、摸索,想法还不成熟也很不全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实践和完善。
六、课题的组织、分工以及成果展现形式
(一)课题组成员和分工
组长:朱炅莹 (小学高级教师,四年级英语老师)
职责:主持课题,重点调控研究的过程,制定课题方案,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等。
组员:沈华芳 (小学高级教师,五年级英语老师)职责: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组员:张雪芬 (小学高级教师,六年级英语老师)职责: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二)成果展现形式
1、课题的实施方案、结题报告;
2、公开课、教师论文等以及学生的相关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