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课题管理>>课题立项>>文章正文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0-10-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伟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傅明霞

   

出生年月

 1975.7

任教学科

英语

   

任教班级

五、六年级

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任教学科及班级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孙柳华

   

30

五年级 英语

负责五年级的实证研究

张雪芬

   

39

六年级  英语

负责六年级的实证研究

   

   

   

   

   

   

   

   

   

   

   

   

   

   

   

   

   

   

   

   

   

   

   

   

   

   

   

   

   

   

   

   

   

   

   

   

   

   

   

   

   

   

   

   

   

   

   

   

   

   

   

   

   

   

   

   

   

   

   

   

   

   

   

   

   

   

   

   

   

   

   

   

             

   

二、课题研究设计  

1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现象)及对这一问题(现象)的分析  

(对问题或现象作原始实践形态的叙述性描述及理性的分析)

语篇是指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就是具有一定情境、功能的对话或一个小故事、童谣。在进行语篇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受应试功利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单词和句型教学,影响了语篇教学的实效。  

现象1:教者认为只要教完本单元的单词和重点句型,然后对课文或语段适当加以翻译再进行朗读或表演即可。学生就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语言,而教师则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现象2:很多时候教者仅把语篇教学只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以至于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对语法等一些语言点则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死抠讲解,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条、规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单调、枯燥、乏味,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其教科书是按“话题—功能—结构—编写任务”体系编写,注重交际、情景教学,突出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既然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篇,通过语篇,让学生吸收语言点,了解国外文化知识,模拟并拓展语篇语言机构进行实际交流,从而达到语篇编写的目的。  

2、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象)的设想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一般要求,以阅读语篇为基本形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课文语篇的编排有着很科学的安排,三年级的A部分课文只有简短的两三句对话,四年级继续逐渐变长,五年级开始课文中已出现较长的语篇,六年级课文中的语篇就更长了。虽然这些语篇没有初中的语篇那么难那么长,但就小学生来讲,学起来也够费劲的了。好在语篇所涉及的基本都是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对话,如询问物品、询问身体状况、询问周末计划、询问爱好、购物、谈论天气、谈论节日、谈论家庭成员、问路等。这些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语言知识也浅显易懂。所以,只要我们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重视语篇教学,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扎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他们能在小学开始就得到良好的语篇学习的基本功训练,获得良好的语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能力,必定会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我准备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实践:  

一、指导预习,有备而学  

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会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  

二、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虽然通过预习已经降低了语篇教学的难度,但是,还是有新的词句还未解决,如果直接呈现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失去它的语用环境;如果在阅读语篇中呈现,就会打破语篇的整体性,读读停停地被动学习易使学生觉得枯燥,缺少信息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通过再置情境来实现难点突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这个情境要能突破难点,不宜太繁,要简洁,要有针对性,同时要与本课话题相关,与本语篇相联系,便于知识与情境的迁移,使导入语篇学习顺理成章。  

三、问题引领,听说领先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视听教学结合起来。也可以利用与课文配套的图片,结合磁带再置课文情境。然后教师呈现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便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有用信息、主要信息,使学生能听、会听语篇,从而提高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四、指导阅读,读写结合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既是新课标二级、三级目标中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素养,又是学生后续学习之所需。教材中的语篇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好材料,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抓住有用信息。  

五、推荐阅读,课外拓展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实践语篇阅读,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享受阅读快乐。因此,单单靠教材语篇的阅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会限制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发展。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使语篇阅读延伸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或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另外,可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定时定量阅读。让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三、评审意见  

1、教科室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  

2、校长室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课题设计方案)  

               洛阳马安小学      傅明霞  

一、研究背景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其教科书是按“话题—功能—结构—编写任务”体系编写,注重交际、情景教学,突出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而小学中高年级正是从重听说逐步向重读写过渡的阶段。从三年级简单的字母、单词以及大量的口语听说训练,到五年级开始接触整段整篇的课文对话,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教师如不能对学生加以很好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不能得到很好的过渡,教学就会陷入困境,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就会无所适从,最后掉队。因此从中高年级阶段就要开始重视语篇教学。  

二、研究意义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一般要求,以阅读语篇为基本形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全面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至于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的词义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能力。学生总是要离开教师而独立进行英语阅读的,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生词的。  

最后,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从语篇文本中所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与方式,使英语课程的学习成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一个过程。  

保证有效的英语语篇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概念界定  

1.语篇    语篇是一次交际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形式上看,语篇是一个按语言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复合语言符号体系;从功能上说,语篇相当于一个交际活动。  

2. 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基于语篇语言学立足整体概念,从语篇层面实现信息交流的思想,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宏观角度把握。  

3. 整体性教学   整体性教学强调语音、词汇、语法在语言教学和使用中不可分割地联结为一体;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及能力,两两之间也相互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性教学关注学生人性的培养,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突出科学”“人文”“创造的和谐统一。  

4.有效性   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这个小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激发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兴趣。  

2.通过这个小课题的研究,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篇整体性教学过3.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整体语言的目标。  

4.通过这个小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语篇教学的水平,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五、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以解决英语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六、研究内容及思路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课文语篇的编排有着很科学的安排,三年级的A部分课文只有简短的两三句对话,四年级继续逐渐变长,五年级开始课文中已出现较长的语篇,六年级课文中的语篇就更长了。虽然这些语篇没有初中的语篇那么难那么长,但就小学生来讲,学起来也够费劲的了。好在语篇所涉及的基本都是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对话,如询问物品、询问身体状况、询问周末计划、询问爱好、购物、谈论天气、谈论节日、谈论家庭成员、问路等。这些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语言知识也浅显易懂。所以,只要我们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重视语篇教学,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扎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他们能在小学开始就得到良好的语篇学习的基本功训练,获得良好的语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能力,必定会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我根据教材的这个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着眼于有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指导预习,有备而学  

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会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  

2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虽然通过预习已经降低了语篇教学的难度,但是,还是有新的词句还未解决,如果直接呈现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失去它的语用环境;如果在阅读语篇中呈现,就会打破语篇的整体性,读读停停地被动学习易使学生觉得枯燥,缺少信息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通过再置情境来实现难点突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这个情境要能突破难点,不宜太繁,要简洁,要有针对性,同时要与本课话题相关,与本语篇相联系,便于知识与情境的迁移,使导入语篇学习顺理成章。  

3问题引领,听说实践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视听教学结合起来。然后教师呈现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有用信息、主要信息,使学生能听、会听语篇,从而提高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4、指导阅读,读写结合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既是新课标二级、三级目标中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素养,又是学生后续学习之所需。教材中的语篇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好材料,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抓住有用信息。  

5、推荐阅读,课外拓展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实践语篇阅读,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享受阅读快乐。因此,单单靠教材语篇的阅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会限制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发展。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使语篇阅读延伸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或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另外,可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定时定量阅读。让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七、实施步骤   

20103月,研究准备阶段提炼出在教学中发现的关于语篇教学的问题与困惑,总结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有实施方案。   

20104——201010月 ,研究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此课题研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疑虑,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教案、反思、案例、论文等。)   

201011月, 研究总结阶段:课题研究结题、成果整理阶段,并有总结。  

201012月,研究展示阶段:教学成果展示。  

八、课题组织与分工  

组长:傅明霞(小学高级教师,高年级英语老师)  

职责:主持课题,重点抓研究过程管理、收集资料、课题方案、研究报告并进行相关年级的实证研究。  

组员: 孙柳华  (小学高级教师,高年级英语老师)职责:进行相关年级的实证研究  

  张雪芬  (小学高级教师,中年级英语老师)职责:进行相关年级的实证研究  

九、成果展现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结题报告);  

2、公开课,教师论文、案例;  

3、其他成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