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第五次语文名师伴成长指导活动
发布时间:2016-06-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瞿志坚
炎炎夏日,成长依旧
———记洛阳中心小学第五次语文“名师伴成长”活动
正值夏日,烈日炎炎,可是,谁也阻挡不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6月15日,第五次语文“名师伴成长”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本次活动由教科室邓瑞芳主任主持,邀请林南小学蔡小玉校长指导,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加了活动。
首先由沈雪莲老师执教了《会走路的树》,潘娇老师执教了《剪枝的学问》。两位老师都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并能很好地组织教学,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沈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随文识字自然流露,识字方法很到位,并采用了很多方法,孩子们学得很扎实。特别是对“奇”“趣”等字的教学,让孩子们掌握了生字的读法和写法,孩子们不仅听得认真,也走进了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潘老师的课教学生字很注重总结,并以“学问”为本课主线,随时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潘老师的整个课堂文脉条理清晰,自然流畅,概括内容有方法,师生配合融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收获不少。
随后,由两位执教老师进行简单的评课,各位听课老师也对这两节课谈了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朱伟校长也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进步,同时也提出自己对青年教师的殷切希望,希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追求,争取上出精品课。
最后蔡校长为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绝伦地点评。首先蔡校长认为两位青年教师都做到了四个“有”字,有想法,有亮点,有成效,有进步。她认为沈老师的随文识字,在情景中识字认字,通文理脉,更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思维习惯,沈老师采用口诀记忆字形,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沈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文本情景,更让课堂增光添彩。潘老师是一个特别有想法,有主见的老师,她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比如她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点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读课文有学问,概括内容有学问,写字也有学问。她还指出,潘老师在这几个月的磨练中,进步越来越大,能够抓住年段的特点。同时,蔡校长对两位青年教师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创新过程中要注重文本的特点,要尊重传统。第二:扶与放的关系:该放的时候要放,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孩子的认知能力,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第三:粗与细的关系。重点部分要层层推进。
蔡校长的倾囊相授,让两位青年教师以及参加活动的所有老师豁然开朗,如获至宝。相信通过本次“名师指导”活动,两位青年教师必定受益匪浅,并且会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越来越成熟。
(洛小通讯组 撰稿:沈雪莲 摄影:臧明艳 审稿:邓瑞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