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学区管理,洛小亮丽的名片
发布时间:2012-09-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丽芳

 

洛阳中心小学原有36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自2011年秋撤并四所村校以来,办学规模日趋壮大,一跃成为武进区规模最大的农村小学。面对一下增至63个班的办学规模,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打破传统的指挥式管理,避免管理工作的低效性、重复性和不精致性,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深度剖析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运作对象,如采用传统的行政指挥管理模式,必然导致日常管理难以到位,具体问题没人负责;如采用级部管理,各级部20个教学班的规模,单单依靠一个级部主任统管,必定造成工作量过大,管理负荷过重的局面。提出新的学区管理机制,能否顺应学校的发展,困难和挑战并存。
创新理念
学校管理层在先期推行的级部管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倡“精细化管理”方针,大胆决策,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推行学区管理新形式。创建以学区为单位的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定位,将权利中心下移,丰富中间管理层的管理职权,缩短上下层的距离,优化组织结构,增强教师团队向心力。
规范操作
学校率先推行一校“四区”的管理模式:将60多个教学班合理拆分成四个学区,使各学区间对外相对独立,对内又相对统一;学校管理层把学区作为一个与处室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是校长负责制学区管理的有效延伸和着力体现。一是合理进行“双轨”运行,确保良性竞争:即同一个年级在师资生源两块采用平行切开的方法,形成同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底,隶属不同学区的同年级在教学、教育评比中形成竞争机制,力求争先创优。二是环环相扣,实现动力运行:即学校制定总目标,各学区主任分解后形成阶段目标,召开学区会议,部署新工作,分步实施目标;学区主任负责把关学区内的一切事务,囊括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各大块,充分发挥其自主管理职能。三是文化引领,促进和谐发展:大力弘扬“协力同心,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运用“同心”策略,构建“协力”机制,创设“人和”氛围。
                                                                愿景规划
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领导者的决策是正确英明的。今天,站在洛小的校园,眼前高高耸立的四幢以真、善、美、慧命名的“致真楼、致善楼、致美楼、致慧楼”被合理地规划为四个学区。新学期,学校增至了63个教学班,共计达3000多名学生,150余名教职员工。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有机分割为四个学区进行管理运作,教师其乐融融,学生健康快乐,学区内的各项工作更开展得井然有序。如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学区管理模式的运行初见成效。学区管理模式,提升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顺应了学校规模壮大后管理的需要;学区管理让更多基层管理者得到锻炼,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学区管理引导教师在合作中争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今天的洛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大胆创新。相信,在学校不断探寻管理路径,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的尝试中,学校会呈现出一幅幸福美好的新画卷,把洛阳中心小学打造成武进区教育系统的一张亮丽名片!
 
(洛小通讯组 撰稿:端敏明 顾丽芳 摄影:顾丽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学区管理,洛小亮丽的名片
    发布时间:2012-09-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丽芳

     

    洛阳中心小学原有36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自2011年秋撤并四所村校以来,办学规模日趋壮大,一跃成为武进区规模最大的农村小学。面对一下增至63个班的办学规模,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打破传统的指挥式管理,避免管理工作的低效性、重复性和不精致性,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深度剖析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运作对象,如采用传统的行政指挥管理模式,必然导致日常管理难以到位,具体问题没人负责;如采用级部管理,各级部20个教学班的规模,单单依靠一个级部主任统管,必定造成工作量过大,管理负荷过重的局面。提出新的学区管理机制,能否顺应学校的发展,困难和挑战并存。
    创新理念
    学校管理层在先期推行的级部管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倡“精细化管理”方针,大胆决策,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推行学区管理新形式。创建以学区为单位的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定位,将权利中心下移,丰富中间管理层的管理职权,缩短上下层的距离,优化组织结构,增强教师团队向心力。
    规范操作
    学校率先推行一校“四区”的管理模式:将60多个教学班合理拆分成四个学区,使各学区间对外相对独立,对内又相对统一;学校管理层把学区作为一个与处室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是校长负责制学区管理的有效延伸和着力体现。一是合理进行“双轨”运行,确保良性竞争:即同一个年级在师资生源两块采用平行切开的方法,形成同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底,隶属不同学区的同年级在教学、教育评比中形成竞争机制,力求争先创优。二是环环相扣,实现动力运行:即学校制定总目标,各学区主任分解后形成阶段目标,召开学区会议,部署新工作,分步实施目标;学区主任负责把关学区内的一切事务,囊括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各大块,充分发挥其自主管理职能。三是文化引领,促进和谐发展:大力弘扬“协力同心,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运用“同心”策略,构建“协力”机制,创设“人和”氛围。
                                                                    愿景规划
    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领导者的决策是正确英明的。今天,站在洛小的校园,眼前高高耸立的四幢以真、善、美、慧命名的“致真楼、致善楼、致美楼、致慧楼”被合理地规划为四个学区。新学期,学校增至了63个教学班,共计达3000多名学生,150余名教职员工。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有机分割为四个学区进行管理运作,教师其乐融融,学生健康快乐,学区内的各项工作更开展得井然有序。如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学区管理模式的运行初见成效。学区管理模式,提升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顺应了学校规模壮大后管理的需要;学区管理让更多基层管理者得到锻炼,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学区管理引导教师在合作中争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今天的洛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大胆创新。相信,在学校不断探寻管理路径,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的尝试中,学校会呈现出一幅幸福美好的新画卷,把洛阳中心小学打造成武进区教育系统的一张亮丽名片!
     
    (洛小通讯组 撰稿:端敏明 顾丽芳 摄影:顾丽芳)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