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不过“避席”(五12班 朱勇昕)
发布时间:2018-04-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莫阳

尊师重道,不过“避席”

——读《中华美德故事》之《曾子避席》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五(12)班  朱勇昕

常听老师说,名字最后一个字是“子”的人都是非同寻常的人。今天,在阅读《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的时候,我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曾子。

这个人你一定很熟悉,“曾子杀猪”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在这本书中介绍曾子还是个尊师重道的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次,他又和孔子在一起,孔子突然向他提问,曾子知道,老师是要对他指点一二,于是立刻站了起来,走在席子外面而且还很恭敬地说“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故事的内容浅显易懂。我不禁联想到了我自己身边的种种现象。上课时,常常有同学随意打断老师的话;下课时,有的同学提问却不说谢谢;大课间,不小心撞到了老师,有的同学连声“对不起”都不会说……相比曾子,我们做的真是远远不够啊!

尊师重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对知识的尊重,要想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首先需要知识的灌溉。而知识从哪来?老师一堂堂课上,一句句教诲中得来。

那是不是尊师就是给老师送礼物?不是的。曾子用“避席”的行为表示在传授知识时,孔子是我的老师,我是学生,学生应该用谦逊的态度聆听老师的教诲。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动。

也许,用耳朵仔细地听,将眼神与老师一次次交汇,这就是尊师重道的最好体现。

                                                          (指导老师:莫阳)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