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美文>>文章正文
从错题访谈中了解学生思维
发布时间:2018-04-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严佳佳

图片1.png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没有记住概念。

师:你那个概念记错了。

生:我把周长和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混淆了。

师:你根据周长2198算半径的时候,怎么能算成是4396?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把周长字母c看成半径了,把r看成直径了。

师:那么第二题你怎么一会做对了,比如第三个,当r=3的时候,d=6是对的,周长c=18.84也是正确的。但是其他的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搞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胡乱蒙写的。

 

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小女孩做出的习题。虽然都是口算题,但是她对自己的认知缺陷一无所知,不知道怎么学得怎么样,也不去思考就根据自己的直觉去填写得数。通过这些习题,我发现她对圆的周长、半径、直径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更不懂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不要说灵活运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灵活计算了。

通过这次访谈,我读懂了她的内心世界,知道了她是一个对于自己的错误采取回避态度的小女孩,她本来就性格内向。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不善于和同学交流。于是就在这种朦胧模糊的概念中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能够学好,哪儿是自己学不会的。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同学交流,更不敢和老师交流。这段对话我们交谈了很长时间,她才慢慢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于是我把这些公式概念,让她认真分析,并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认真计算。

随着访谈的不断深入,她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扉,不再那么迷茫,不再那么自卑,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敢于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进行自我反思,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通过反思,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力。让她认清概念的本质,加深了她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课堂上,我经常在讲完新授课之后,让几个孩子到前面去演板,这样就会因个别同学没有认真听讲,或者听课效率不高,从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我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试误的过程,因此错误常伴学习的始终。错误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个宝贵的交流机会,其中也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善待这些错误,认真分析这些同学的所思所想,必须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根源,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位同学去改正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点,从而下次就能够做对这类习题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