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只觉悲——读《红楼梦》有感
发布时间:2018-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晓波

红楼一梦只觉悲

——读《红楼梦》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8)班  刘烨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堪称中国的"四大名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

这本书的内容充实,是我阅读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本书。这本书不但内容充实,而且里面的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人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惊喜。

《红楼梦》中我觉得最主要的两个人物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两个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却很合得来。时而小吵小闹,时而打情骂俏,每件事都不会令读者厌烦。

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中,我觉得凤姐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当我看到这里时,我的观点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我觉得凤姐是一个有热心肠的好人,但现在我想不到我错了。在凤姐去找宝玉说要找林妹妹提亲时我觉得凤姐还是会为宝玉着想的,他们两个能终成眷属了!但当我看到凤姐又去找薛姨妈提亲时,我的脸色就晴转阴了,我不由得为还被蒙在鼓里的宝玉伤心。宝玉的新房和黛玉的病房成了强烈的对比,我多么想冲进书里告诉宝玉:"那不是黛玉!"我读到悲处悲,读到喜处更悲,我不但为黛玉和宝玉悲,甚至还未宝钗悲。

在宝玉大喜的时候,我可以想象那个画面:远在几百米外,林黛玉正饱受着病魔为她带来的痛苦。对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社会少女来说,死虽然是她的终结,但同样也是她的解脱,更是她所有悲剧的尽头。我觉得像她这样能带着生活的记忆和对爱人的思念走的人是不多的。

和林黛玉一对比,薛宝钗就和她相反了。宝钗有一点太受传统思想文化禁锢了,虽然她和林黛玉一样完美,但黛玉有她自己的性格,而宝钗却没有,她再完美,只知道如娃娃一般服从长辈的话,可这有什么用呢?生命是自己的,如果被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话,那还不如不要活在这个世上,即使活在这个世上,也没有乐趣,不能像自由的人一样享受人生。如果她当时肯和薛姨妈说一个“不”字,那么结局就不会是这样了,也许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也说不定呢!

我知道,宝钗和黛玉只是书中的人物而已,但她们两个人都只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一样的可悲,一样的可怜。

在书的最后,贾宝玉银林黛玉之死而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那是,贾府已经落没了,薛宝钗自己一人独守空房,贾家少奶奶的名声还是什么?那只是一个空号而已,没有任何意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贾家人一手打造出来的!

红楼一梦,猛然醒悟,悲剧!

(指导老师:黄晓波)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