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当山感悟学校文化建设 ——湖北之行第三天游武当山紫霄宫 提起武当山,想到的是金庸笔下名扬天下的武当功夫,张真人出神入化的太极拳法,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今日终于可以见识见识武当山。 来到景区换乘景区汽车,首先来到紫霄宫。紫霄宫所处之地在展旗峰下一天然的座椅状山坳,据说风水特好故而得到明永乐皇帝御封“紫宵福地”。我一看与无锡灵山大佛面湖背山类似。门口广场前一个圆形池塘,池壁有八卦图案。老端说,图案有误,我始不信,想来著名道场这点常识是会有的,老端说自己在设计武进教育的标识时对八卦图有些研究,我仔细一看,果然,本应乾坤相对的两卦成了乾坤错乱,也不知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跨过宫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直逼眼前,一派帝王气象,让人由生敬畏,殿前烟雾缭绕,香气扑鼻,自有道家的威仪所在。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年青、中年、老年三座塑像,旁边还有太极始祖张三丰的雕像。旁边一牌子显示,1931年,贺龙元帅曾率领红三军司令部驻扎此地,据导游说贺龙走时还以黄金赠与方丈。 走出殿外,红墙上的一道“毛主席”标语引人注目,导游说要不是这条标语,紫霄宫可能就毁于文革了。看来标语正是聪明的道人贴的护身符啊。 
殿外广场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了练武,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游人还是什么培训班的学员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太极拳,看来武当功夫也真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了。同行的老秦也学过太极拳,在旁边也不时指指点点。 下来途中看到一位中年妇人在众人的搀扶下,沿登山台阶一路絮絮叨叨,估计是带着一个心愿在进行着什么道家仪式,虔诚的无以复加。看到一座巨大的御碑亭,亭中巨龟驮负御碑, 据说重达二十余吨,碑及碑座由整块大青石精雕而成,是用了十二年时间从山东运来的。其工程之浩繁,历时之久,想必是那时的政绩工程才能够做到。 
走出紫霄宫,想想一个多小时的游程,我从老端对八卦图的指正中感到文化需要辨误,以正本清源;从道人在宫墙上刷毛主席标语,想到了文化需要保护,以抵御强权的侵蚀;从御碑亭的建造想到了文化载体的建设目前还需要政府的推动,纳入政绩的范畴才能快速发展;从太极拳的培训中感到文化需要传承,文化只有融入人的生命才有生机;从妇人的道家仪式中感到文化需要虔诚,只有坚持信仰才是真正的文化。 紫霄宫的文化之旅,开启了我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湖北之行第一天——登黄鹤楼 湖北之行第二天——古隆中怀古 湖北之行第三天——在武当山紫霄宫感悟学校文化建设 ——在武当山南岩宫感悟生命 ——走马观花太子坡 ——登武当之巅 湖北之行第四天——神农架里觅野趣 湖北之行第五天——天生桥下看风景 ——朝天吼漂流的惊险与悠闲 湖北之行第六天——西陵峡的壮丽与秀美 ——穿行在三峡人家的时空隧道  ——三峡仙境龙进溪 ——嬉闹在三峡人家的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