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最后一天,班里的一个“小捣蛋鬼”又开始活动了。上午第三节课下课,有孩子来向我告状,“老师,xxx用雪去砸了xxx的头!”最近天气寒冷,前两天更是下了一场十年难得一遇的大雪,学校里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这意味着肯定有平时特别喜欢玩的孩子会去用雪做些小动作,这不,“捣蛋鬼”来了。
我赶紧问:“怎么回事?你去把被砸的同学叫过来。”趁小姑娘去叫人的时间,我先问了问这个“捣蛋鬼”为什么要用雪去砸别人,他沉默着没回答,但我相信他肯定在心里想应该怎么回答。“老师,xxx来了。”“好的,你先回教室。”
xxx来了后,我紧接着问他“没事吧?为什么他要砸你?”“不知道。”听到这个回答,我心里已经大致明白“捣蛋鬼”这样做的原因了,于是故意又问他:“xxx说不知道为什么被你砸了,你说说看你的原因吧。”他沉默了一分钟,终于吞吞吐吐地开口:“…玩。”
班级里有这么一些孩子,特别喜欢无缘无故的欺负戏弄别的同学,他们认为这是在跟对方玩,碰到这样的孩子必须严肃批评。我开始教育:“如果对方愿意跟你玩,你们才叫玩;如果对方不愿意跟你玩,你这是单方面的对他人的恶作剧,是错误的行为,你知道吗?”“xxx你愿意跟他玩吗?”他飞快的摇了摇头。“看,他不愿意跟你玩。你这样的行为对吗?”“…不对。”他羞愧的摇了摇头。“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重要,现在就看他愿不愿意原谅你了。”
“对不起。”
“没关系。”
有时候说这样的一句话不是形式,通过对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取得对方的原谅,会让孩子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美好。实践也证明,班里的“捣蛋鬼”越来越少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