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温情家访 家校共融
发布时间:2018-02-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静

人们总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学生,要想雕琢出洁净、高尚的灵魂,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人性的关怀。为了促进家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我校一年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深入部分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带去了学校和老师的关爱,给冰天雪地的寒冬送来了温情。

2月3日下午,一9班秦老师和朱老师一起去吴雨萱小朋友家中进行了家访,当她们到达目的地时,发现学生家长早已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家长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这么冷的天,为了孩子,你们辛苦了!”他们说由于平时忙于工作,很少能抽出空找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再加上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有些事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所以心里其实很想与老师见面、沟通,希望能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吴雨萱小朋友乖巧、懂事,天资聪明,可就是坐不住,上课喜欢讲话,自控和能力差。谈话中,我们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自己开了个小厂,工人人数较少,每天都很忙,很多时候还要加班。今天听到老师要来家访,爸爸妈妈特意推掉了工作在家等候。我们希望家长平时多让孩子做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耐心。孩子的妈妈听了,表示十分赞同。

一5班戈老师和臧老师一起来到吴学艳小朋友家里进行家访。刚到小朋友家门口,吴雪艳妈妈就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给我们倒上热茶,小朋友还给我们拿来了瓜子。这时,我注意到孩子在不停地甩着手,原来她在帮妈妈烧饭的时候被火钳烫了一下,幸好不严重。孩子真能干,小小年纪就帮妈妈烧饭了。接着,大家坐下来畅谈起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吴学艳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她3岁时就离婚了,由于家庭特殊,所以她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今天孩子知道老师要来家访,很自觉地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老师就上楼看了她的劳动成果: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看到孩子这么懂事、能干,戈老师拿出了准备好的小小礼物,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月4日下午,一3班秦老师和马老师一起去俞博涵小朋友家中进行家访。这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在学校也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他常常管不住自己,上课很少能坐得住,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手中拿着学习用品摆弄,要么与邻桌耳语几句,要么头低下不知在想什么。老师让思考问题,他只会东张西望。这个孩子很活泼,平时乐于助人,但他恰恰在学习之初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将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许总在摇摆中。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朴实的妈妈,根据我们老师的建议,每天定时让孩子练字,复习学过的生字词的同时,加大课外书阅读量,一步一步帮助孩子。孩子读书、思考是需要安静的,唯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使自己进入思维的腹地,才能领悟到更深更广的内涵,期望孩子能认识到这一点。

一7班王老师和钱老师来到陈子涵小朋友家,一11班刘老师和邵老师来到了蒋叶宁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假期里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写作业是他们看着,比较宠溺,有时管不住他。针对这一情况,老师给孩子爸爸妈妈也提出了建议:寒假的时候尽量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1班谈新颖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但是经常错过精彩而宝贵的课堂,自我控制能力相当差。此次家访,两位老师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这个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们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简单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让学校与家庭“心连心”,教师与家长“心连心”,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一起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温情家访 家校共融
    发布时间:2018-02-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静

    人们总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学生,要想雕琢出洁净、高尚的灵魂,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人性的关怀。为了促进家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我校一年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深入部分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带去了学校和老师的关爱,给冰天雪地的寒冬送来了温情。

    2月3日下午,一9班秦老师和朱老师一起去吴雨萱小朋友家中进行了家访,当她们到达目的地时,发现学生家长早已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家长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这么冷的天,为了孩子,你们辛苦了!”他们说由于平时忙于工作,很少能抽出空找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再加上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有些事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所以心里其实很想与老师见面、沟通,希望能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吴雨萱小朋友乖巧、懂事,天资聪明,可就是坐不住,上课喜欢讲话,自控和能力差。谈话中,我们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自己开了个小厂,工人人数较少,每天都很忙,很多时候还要加班。今天听到老师要来家访,爸爸妈妈特意推掉了工作在家等候。我们希望家长平时多让孩子做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耐心。孩子的妈妈听了,表示十分赞同。

    一5班戈老师和臧老师一起来到吴学艳小朋友家里进行家访。刚到小朋友家门口,吴雪艳妈妈就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给我们倒上热茶,小朋友还给我们拿来了瓜子。这时,我注意到孩子在不停地甩着手,原来她在帮妈妈烧饭的时候被火钳烫了一下,幸好不严重。孩子真能干,小小年纪就帮妈妈烧饭了。接着,大家坐下来畅谈起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吴学艳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她3岁时就离婚了,由于家庭特殊,所以她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今天孩子知道老师要来家访,很自觉地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老师就上楼看了她的劳动成果: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看到孩子这么懂事、能干,戈老师拿出了准备好的小小礼物,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月4日下午,一3班秦老师和马老师一起去俞博涵小朋友家中进行家访。这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在学校也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他常常管不住自己,上课很少能坐得住,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手中拿着学习用品摆弄,要么与邻桌耳语几句,要么头低下不知在想什么。老师让思考问题,他只会东张西望。这个孩子很活泼,平时乐于助人,但他恰恰在学习之初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将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许总在摇摆中。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朴实的妈妈,根据我们老师的建议,每天定时让孩子练字,复习学过的生字词的同时,加大课外书阅读量,一步一步帮助孩子。孩子读书、思考是需要安静的,唯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使自己进入思维的腹地,才能领悟到更深更广的内涵,期望孩子能认识到这一点。

    一7班王老师和钱老师来到陈子涵小朋友家,一11班刘老师和邵老师来到了蒋叶宁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假期里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写作业是他们看着,比较宠溺,有时管不住他。针对这一情况,老师给孩子爸爸妈妈也提出了建议:寒假的时候尽量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1班谈新颖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但是经常错过精彩而宝贵的课堂,自我控制能力相当差。此次家访,两位老师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这个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们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简单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让学校与家庭“心连心”,教师与家长“心连心”,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一起努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