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课内阅读)
发布时间:2018-01-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红

内外兼修,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课内阅读)

  课堂是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活动的主阵地,从五年级开始就选用了较长篇幅的对话阅读,教师要运用好现有的教材,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

1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就要从兴趣入手,教师要创设有趣,生动活泼的场景来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以《小学英语牛津》五年级教材《HALLOWEEN》为例,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前,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是关于HALLOWEEN的介绍,让学生通过短片,从中对HALLOWEEN有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一些万圣节所特有的风俗习惯,让他们了解万圣节所必须的一些用品,如masks  pumpkin lanterns        等,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相关知识、活动等,不知不觉就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就唤起了学生对万圣节的强烈好奇,扫除了文章中一些障碍性的词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篇章阅读的效率。

2 阅读技巧的指导

学生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没有有效地阅读策略,那么他们阅读兴趣的维持,阅读素养的形成都是一句空话,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贯的教学方法都是先进行词汇语法的教学,为学生的阅读扫清阅读的障碍,实际上,正是这样的教学习惯,放弃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教师小心翼翼的生怕学生碰到阅读的拦路虎,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上,在学生以后的英语阅读中,不可能有这样一帆风顺的事,如果学生碰到有新词汇新句型的文章,他们就会无从下手,因而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所以在平时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常规的英语教学方法,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

阅读分为泛读与精读,我们可以从浅层次阅读开始,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模糊的会文语义图像,让学生知其貌,教师利用两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脉,通过寻读来熟悉文章细节,所谓的寻读就是学生在问题的帮助下,找特定有用的信息,这种方法的运用就能让学生了解阅读一篇文章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比如,在教学《Holidays》时,教师就运用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泛读。

Q1:when’s 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do?

Q2:When’s Mid-Autumn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do?

Q3:When’s Halloween? What do people  do?                                     

学生顺着三个问题,进行通篇的阅读,学生都能从中找到关键的词组,达到了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目的。

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精读,教师借助课文内容的深入,让学生欣赏具有动画表演的视频,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从中理解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突破认知的难点。

3 综合运用,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能进行自主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反馈阅读中的相关信息是更高层次的一种能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输入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输出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材料,进行自我的加工创造,以达到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材料,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有

(1) 表演

这种形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适合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有声语言等形式来进行英语阅读的输出。

(2) 复述材料,拓展思维

这是一种比较有挑战性的活动,这要求学生在了解阅读材料以后,能抓住关键的内容,加上自己特有的语言组织,进行文章的复述,这种形式要求学生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适合高年级学生运用。

(3)进行阅读写作

阅读是一种语言知识的输入,只有当它们成为自己的语言时,才是真正的掌握了语言,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摘抄,加入自己的语言,创作文章诗歌,改编故事,续写故事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