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在校园里,发现花园里很多花木的树冠被剪掉了,只留下很少的枝叶,看上去有点光秃秃的,不要说美观,简直是丑极了。剪掉的树枝还没被清理,地上堆得满满当当。因为有了去年的经历,知道这样的修剪是为了它更好的生长,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倒是去年,很为这些树抱不平了一番呢。
记得去年修剪得比今年早几天。有一天上班,发现很多花木的树冠正被剪掉,我们一些不明就里者就开始抱怨:好不容易才长大的,又被剪了,这下,学校可少了很多绿色了……那时的后勤校长说:“放心吧,下学期来,它们就长得更好了。”果然,当教师提前开学踏进校园,那些花木果真比修剪前长得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到了今年,花木跟去年相比,不仅树干更加粗壮,枝叶也更加繁茂,开的花肯定也会更加美艳。
今年看到花木再次被修剪,脑海中蓦地闪过一句话,“修改,是为更好地生长”。一棵小树在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就是这样被一次次修剪,再一次次积蓄更大的能量,按照园丁设定的方向一次次生长,才不至于四处碰壁,才不至于长成“歪才”。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如小树,需要师长对他们的一次次“修剪”,每当他们冒出一些多余的枝丫时,及时的修剪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生长。可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却抱定“树大自然直”的悖论,任由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到他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想拉有时也拉不回来了。
今天参加一个同事的婚礼,席间谈到孩子时,说到我校有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的儿子因小时候娇惯成性,十几岁就霸道无比,父母的话一句不听,还动不动就拿刀子比划。老教师把他送进部队锻炼,哪知只去了一天,就跑了回来。后来这孩子生了病,二十多岁就去世了。老教师提到儿子的去世,非常释怀:“他死了,少了麻烦。”不知道这孩子给父母找了多大的麻烦,当他去世后,父母不但不伤心,还有了放下一个大负担的轻松。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需要经历一次次被修剪的过程,不用怕疼,不用惋惜,因为修剪,是为更好地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