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料峭热情不减
——洛阳中心小学二年级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冬寒料峭,却也挡不住语文老师们研讨的热情。11月28日上午洛阳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学科组围绕“基于课程视野,提升核心素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学习探讨的是二(8)班黄兆萍老师执教的《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它是一篇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课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遥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本课中,黄老师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语言描述等多样手段,激情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体悟大禹治水的艰苦卓绝。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纵观全文,黄老师紧扣关键词开展教学,印象较为深刻的是课文第二段,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黄老师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提问:禹在走遍这山山水水的过程中会吃哪些苦呢?请你们想象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在瞬间爆发,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细细体会出大禹治水的辛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听课的老师们也都认真观摩,并给予了中肯的意见,老师们认为黄老师本堂课板书设计完整,易于学生对全文主要内容和中心的掌握。年级组组长范晓芬老师指出黄老师备课查阅资料非常细致,但范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善于引导,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些。
老师们的评课给黄老师带来了更多的反思,更给青年教师带来启发和思考,冬意虽然料峭,但老师们研讨的热情却是暖融融的,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在今天的活动中收获、成长!
(洛小通讯组 摄影:范晓芬 撰稿:黄兆萍 审稿:戴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