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植物染之紫甘蓝篇:基于色素科学的非遗实践教学课
发布时间:2025-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婷

提取紫甘蓝色素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紫甘蓝中含有可提取的色素,了解色素溶解于水的基本特性。

2.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研磨-过滤”的简单实验方法,提升观察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对植物奥秘的探索兴趣,培养合作实验、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完成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实验,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难点:正确使用纱布过滤混合物,理解“过滤”能分离液体和固体残渣。

 三、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紫甘蓝、清水、透明杯子(2个/组)、纱布、研钵(或碗+勺子)、筷子 紫甘蓝提前切小块,清水分装成小杯

辅助工具:实验记录表(简化版)、抹布、垃圾袋 记录表聚焦“研磨-过滤”核心步骤

教具:提前做好的紫甘蓝色素溶液、PPT(含实验步骤图) 用成品溶液演示颜色,吸引学生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神奇的“植物染料”

1. 出示提前用紫甘蓝色素染过的纸条(紫色、浅紫),提问:“这些彩色纸条的颜色,不是用颜料画的,而是来自一种常见蔬菜,你们猜是哪种?”

2. 揭晓答案“紫甘蓝”,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当小科学家,从紫甘蓝里提取这种神奇的颜色——紫甘蓝色素。”

(二)实验探究:提取紫甘蓝色素

 1. 讲解实验步骤):

第一步:捣一捣。把紫甘蓝小块放进研钵(或碗),用勺子轻轻研磨,直到出汁(提醒:不要用力敲研钵,避免受伤)。

第二步:加一加。往研钵里加少量清水(没过菜渣),用筷子搅拌1-2分钟,让颜色充分溶进水里(引导观察: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第三步:滤一滤。把纱布蒙在空杯子上,用手按住纱布边缘,将研钵里的“菜渣+有色水”慢慢倒进去(强调:倒的时候要慢,别让液体漏到纱布外面),观察杯子里的液体和纱布上的东西。

2. 分组实验

明确分工:1人研磨、1人加水搅拌、过滤、1人记录(填写实验表,重点记录过滤后的液体颜色)。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过滤”操作(纱布要贴紧杯口,用手轻轻按住边缘),及时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小组。

 (三)交流总结:分享我的发现

1. 小组汇报:每组派1名同学展示过滤后的色素溶液,说说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如“紫甘蓝越捣汁越多,加水后水变紫了,过滤后得到了紫色的水,纱布上剩下绿色的菜渣”)。

2. 教师总结:“紫甘蓝里的色素能溶解在水里,通过‘研磨’让色素出来,再用‘过滤’把色素水和菜渣分开,这就是简单的植物色素提取方法,生活中用花瓣做天然染料,也会用到类似的思路。”

 (四)拓展延伸:色素的小秘密

 1. 提问:“如果往这份紫色的色素水里,加一点点家里的醋或小苏打水,颜色会变吗?”(留悬念)

2. 布置任务:“回家可以和家长一起试试,明天来分享你们的新发现!”

 五、板书设计

 

提取紫甘蓝色素

1. 捣一捣:紫甘蓝→出紫色汁

2. 加一加:+清水→水变紫

3. 滤一滤:纱布→紫色溶液(菜渣留在纱布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