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天地>>日新案例>>文章正文
我是文明小卫士(二1中队 辅导员:陈静)
发布时间:2025-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静

班会题目

我是文明小卫士——好习惯养成计划

 

背景分析:二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小学生守则》,低年级需重点培养以下习惯: 

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个人卫生。 

学习习惯:如整理书包、认真听讲。 

社交习惯:如礼貌用语、友好相处。

 

班会目标(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方面分析,目标要具体)

1.认知目标:学生能列举3-5个日常好习惯。

2.情感目标:能在模拟场景中演示正确行为。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感。

 

班会准备(从学生准备、教师准备等方面分析)

1.学生准备:座位安排:6人一组,U型排列,中间留出活动空间。

2.教师准备:情景卡片(20张)、习惯大树海报

           视觉辅助教《洗手歌》动画、PPT课件     

           奖励品:星星贴纸、手工奖章

           黑板设计: 

   - 左侧画一棵“习惯树”,预留空白果实贴纸区。 

   - 右侧写班会主题艺术字,配简笔画(太阳、小朋友)。

 

班会过程


环节一:开场

活动1:儿歌律动《礼貌歌》 

播放动画视频,学生跟唱并做动作(如鞠躬、挥手)。 

歌词示例:“早上见了老师说声好,接受帮助要说谢谢哟!”

 

活动2:谜语导入 

-教师提问:“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让你变更好——是什么?(答案:好习惯)”

设计意图:儿歌、谜语开场,激发兴趣

 

环节二:认知

活动1:习惯卡片分类

 每组发放10张卡片(5好习惯+5坏习惯),如: 

  ✅ 好习惯:认真刷牙、举手发言     

  ❌ 坏习惯:打断别人、乱扔纸屑     

  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分类,派代表说明理由。 

 

活动2:图片讨论《这样做对吗?》** 

-展示4组对比图(如“排队vs插队”),提问:“图里的小朋友谁做得对?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强化认知

 

环节三:实践

活动1:情景剧场

   场景1:借铅笔 

  学生A:“请问可以借我铅笔吗?” 

  学生B:“可以,给你。”(双手递过)     

  学生A:“谢谢!” 

  观察任务:观众找出其中的好习惯(礼貌用语、双手递物)。 

 

  活动6:击鼓传花说习惯

 音乐停止时,拿到玩偶的学生需分享一个好习惯案例:“我每天自己穿衣服!”(教师奖励贴纸)

设计意图:提供行为练习的真实情境

 

                           环节四:总结

活动1:共建习惯树

 每位学生领取一个“果实贴纸”,写上自己承诺的好习惯(如“我会整理书包”),贴到黑板大树上。 

活动2:宣誓仪式

全班起立,右手握拳跟读:   “我承诺——从小事做起,让好习惯天天见!”

设计意图:将自我约束嵌入游戏机制

 

 

 

班会后延伸活动

1. 21天打卡计划:发放打卡表,家长每日签字确认(如“自己吃饭”“按时睡觉”)。 

2.班级银行积分:设置“好习惯存折”,积累积分兑换特权(如优先选座位)。


班会反思

1. 多感官参与:融合视觉(图片)、听觉(儿歌)、动觉(角色扮演)。 

2. 分层设计:认知→实践→强化,符合学习规律。 

3. 家校协同:通过打卡表延伸教育场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