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洛阳中心小学高学部六年级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邹孝莉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近日,我校六年级数学组围绕苏教版教材上册《按比例分配》这一课题,成功开展了一堂生动而富有实效的教学研讨课。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与内在魅力。

首先,许飞老师先复习了分数与比的关系,为后面做好铺垫。接下来,许老师并未直接抛出抽象的概念,而是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校为了美化教室,计划将30盆绿植分配给(1)班和(2)班,如果按照2:3的比例来分,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盆?”这个贴近校园生活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积极思考,大胆猜测,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迸发。

在探究环节,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借助画线段图、列表格、转化为分数等多种策略,尝试将抽象的“比例”转化为具体的数量。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碰撞,学生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按2:3分配”的本质就是将总量平均分成(2+3)=5份,再分别求出其中的2份和3份是多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量”的核心方法,更深刻体会到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按比例分配”知识的广泛应用,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实例:如何按人数比例分摊班费、如何根据营养成分为家人调配一杯果汁、如何在工程建设中计算不同材料的用量等。这些鲜活的事例让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并非课本上冰冷的公式,而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课堂充满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氛围,数学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本节课的成功开展,不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策略,更重要的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洛阳中心小学高学部六年级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邹孝莉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近日,我校六年级数学组围绕苏教版教材上册《按比例分配》这一课题,成功开展了一堂生动而富有实效的教学研讨课。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与内在魅力。

    首先,许飞老师先复习了分数与比的关系,为后面做好铺垫。接下来,许老师并未直接抛出抽象的概念,而是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校为了美化教室,计划将30盆绿植分配给(1)班和(2)班,如果按照2:3的比例来分,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盆?”这个贴近校园生活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积极思考,大胆猜测,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迸发。

    在探究环节,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借助画线段图、列表格、转化为分数等多种策略,尝试将抽象的“比例”转化为具体的数量。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碰撞,学生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按2:3分配”的本质就是将总量平均分成(2+3)=5份,再分别求出其中的2份和3份是多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量”的核心方法,更深刻体会到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按比例分配”知识的广泛应用,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实例:如何按人数比例分摊班费、如何根据营养成分为家人调配一杯果汁、如何在工程建设中计算不同材料的用量等。这些鲜活的事例让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并非课本上冰冷的公式,而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课堂充满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氛围,数学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本节课的成功开展,不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策略,更重要的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