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洛阳中心小学“具身认知下小学古诗词以情动心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五(12)班,共同聆听潘姣老师带来的公开课《示儿》,共同探讨将“具身认识”理念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陆游的爱国情怀。
课堂伊始,教师借助AI数字人“小夏”发起视频邀请,让学生以“小编剧”身份参与“对话陆游”任务,迅速激活学生的代入感。从分享陆游生平资料,到共书课题、朗读诗歌,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初步走近诗人;学习“祭”字时,教师结合字形演变图讲解会意字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书写,将文字学习与具象认知结合,强化记忆。
在理解诗意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合作探究,教师则通过追问“陆游悲的是自己吗”,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悲”的家国内涵;随后串联陆游不同人生阶段的爱国诗句,配合AI音频自述,让学生在时空对话中感受诗人一生的“盼”,实现情感的递进与升华。
随后,学生以50-80字“时空短信”形式与陆游对话,分享如今“九州同”的盛世景象,教师结合评价表从主题、情感、语言等维度点评,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解。最后,播放祖国发展视频,带领学生齐诵对陆游的告慰之语,让情感共鸣转化为对当下的认同与责任。
这堂《示儿》课打破传统古诗词教学的“讲解—背诵”模式,以“具身参与”搭建情感桥梁,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动手书写、合作探究中“亲历”诗人心境,为古诗文教学创新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向。
(洛小通讯组 撰稿:沈华芳 摄影:陈晨 审稿:陈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