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洛小科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婷

洛小科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堂的落地,今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校科学组教研活动在实验室3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万钧老师执教五年级科学课《地球的表面》,全体科学教师参与听课与研讨。

    课堂伊始,万钧老师以航天员太空拍摄的地球视频切入,蓝色星球上的陆地与海洋瞬间吸引了学生目光。“地球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在“球形、蓝色、有陆地海洋”的回答中,自然引出“地球的表面”这一课题,巧妙搭建起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的桥梁。

在“整体认识地球表面特点”环节,万老师带来政区地球仪与地形地球仪,让学生触摸对比。“一个平面、一个凹凸不平”的直观感受,使“地形”概念具象化——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即为地形。随后,学生分组观察立体地形图,交流已知地形,在思维碰撞中梳理出平原、盆地、高原等常见地形类型。

    为深入理解地形特点,课堂进入“描述五种常见陆地地形”的核心环节。万老师采用“资料研读+简图绘制+特征提炼”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朗读山地资料,用简图表达山地“起伏大、坡度陡峻”的特点;再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的特征。学生在立体地形图上寻找江南丘陵、华北平原等地形区,结合资料圈画重点,最终自主提炼出:丘陵“连绵不断、起伏不大”;平原“一望无际、宽广平坦”;高原“地势较高、边缘陡峭”;盆地“周围高、中间低”。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信息处理与归纳能力,更让科学概念在实践中深度建构。

     课堂延伸至“制作地形立体模型”环节,万老师提供泡沫塑料板、绿色A4纸、黏土等材料,鼓励学生为“第二故乡”常州制作地形模型。学生以绿色A4纸模拟平原、黏土塑造丘陵,在动手操作中巩固地形特点,体会“模型建构”这一科学方法的价值。作品展示时,师生围绕“地形准确性、美观度”互评,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

 课后,科学组教师开展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亮点突出:

 1、以“模型”为线索,贯穿观察、绘图、制作等活动,落实了“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2、联系家乡地形,让科学学习扎根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万钧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设计,更通过“课堂实践+集体研讨”的模式,推动科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共思共长。未来,我校科学组将继续深耕课堂,让科学之花在探究土壤中蓬勃绽放。


(洛小科学组通讯组   撰稿:吴婷   摄影:蒋志芬  审核:蒋志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洛小科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婷

    洛小科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堂的落地,今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校科学组教研活动在实验室3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万钧老师执教五年级科学课《地球的表面》,全体科学教师参与听课与研讨。

        课堂伊始,万钧老师以航天员太空拍摄的地球视频切入,蓝色星球上的陆地与海洋瞬间吸引了学生目光。“地球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在“球形、蓝色、有陆地海洋”的回答中,自然引出“地球的表面”这一课题,巧妙搭建起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的桥梁。

    在“整体认识地球表面特点”环节,万老师带来政区地球仪与地形地球仪,让学生触摸对比。“一个平面、一个凹凸不平”的直观感受,使“地形”概念具象化——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即为地形。随后,学生分组观察立体地形图,交流已知地形,在思维碰撞中梳理出平原、盆地、高原等常见地形类型。

        为深入理解地形特点,课堂进入“描述五种常见陆地地形”的核心环节。万老师采用“资料研读+简图绘制+特征提炼”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朗读山地资料,用简图表达山地“起伏大、坡度陡峻”的特点;再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的特征。学生在立体地形图上寻找江南丘陵、华北平原等地形区,结合资料圈画重点,最终自主提炼出:丘陵“连绵不断、起伏不大”;平原“一望无际、宽广平坦”;高原“地势较高、边缘陡峭”;盆地“周围高、中间低”。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信息处理与归纳能力,更让科学概念在实践中深度建构。

         课堂延伸至“制作地形立体模型”环节,万老师提供泡沫塑料板、绿色A4纸、黏土等材料,鼓励学生为“第二故乡”常州制作地形模型。学生以绿色A4纸模拟平原、黏土塑造丘陵,在动手操作中巩固地形特点,体会“模型建构”这一科学方法的价值。作品展示时,师生围绕“地形准确性、美观度”互评,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

     课后,科学组教师开展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亮点突出:

     1、以“模型”为线索,贯穿观察、绘图、制作等活动,落实了“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2、联系家乡地形,让科学学习扎根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万钧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设计,更通过“课堂实践+集体研讨”的模式,推动科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共思共长。未来,我校科学组将继续深耕课堂,让科学之花在探究土壤中蓬勃绽放。


    (洛小科学组通讯组   撰稿:吴婷   摄影:蒋志芬  审核:蒋志芬)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