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为尺,以善念为光 —— 四1中队唐思涵
提起唐思涵,老师和同学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眼神明亮、做事认真的女孩。她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 “责任” 守住每一份托付,用 “勤俭” 珍惜每一份资源,用 “互助” 拉着伙伴共同成长,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充实又温暖,成为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优秀榜样。
一、责任在肩,做班级的 “贴心小管家”
作为班级的卫生委员,唐思涵把 “管好班级卫生” 当成了自己的重要使命。每天早上,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早到十分钟,先绕着教室走一圈,检查地面是否有纸屑、桌椅是否摆放整齐 —— 看到有同学的椅子没归位,她会轻轻推到桌下;发现角落有小纸团,她会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有一次,负责擦黑板的同学请假,唐思涵主动接过黑板擦,先用湿抹布擦一遍,再用干抹布擦干,连黑板边缘的粉笔灰都不放过,擦完后还仔细检查:“一定要让老师上课时,看到干净的黑板才行。”
每周的大扫除,她更是忙前忙后。不仅认真完成自己负责的区域,还会主动帮其他同学 —— 看到小明擦窗户擦不干净,她递过去一张新抹布:“用这个擦,角落的污渍要轻轻蹭。” 发现小红整理图书角时书放得歪歪扭扭,她蹲下来一起分类:“按大小和科目摆,找书会更方便。” 有一次大扫除结束后,她发现教室后排的垃圾桶满了,虽然不是自己的任务,还是拎着垃圾桶去楼下倒掉,回来时额头渗着汗,却笑着说:“垃圾桶满了会有味道,早点倒了大家舒服。” 在她的带动下,班级卫生总能保持满分,老师常说:“有思涵当卫生委员,我特别放心!”二、勤俭惜物,做生活的 “节约小能手”
“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不能随便浪费。” 这是唐思涵从妈妈那里学到的道理,也是她一直坚持的习惯。在学校里,她的作业本从来不会随便撕页,正面用完用反面,就连草稿纸也会折成小本子,一页一页认真写;铅笔用到只剩一小截,她会套上笔帽继续用,直到实在握不住才舍得扔。有同学笑她 “小气”,她认真地说:“铅笔是树木做的,浪费了多可惜呀!”
在家里,她更是节约的 “小榜样”。每次洗完手,她都会把水龙头拧紧,还会提醒爸爸妈妈:“别让水一直流,浪费水不好。” 晚上离开房间,她总会检查灯有没有关,哪怕是卫生间的小灯也不例外。有一次妈妈想把旧衣服扔掉,她拦住说:“这些衣服还能穿,我们捐给需要的小朋友吧!” 后来,她和妈妈一起把旧衣服洗干净、叠整齐,送到了社区的捐赠箱。妈妈说:“思涵让我知道,节约不是‘穷’,而是对生活的珍惜。”
三、互助共进,做伙伴的 “成长小搭档”
唐思涵从不觉得 “优秀是一个人的事”,反而总想着拉着身边的伙伴一起进步。班里的小杰数学成绩不太好,每次考试都很沮丧,唐思涵看到后,主动对他说:“我们每天放学一起做一道数学题吧,我帮你讲,你帮我检查语文作业,好不好?”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两人都会留在教室里 —— 唐思涵先给小杰讲题,用画图、举例的方式把难题变简单;小杰则帮唐思涵检查语文默写,指出她写错的字词。慢慢的,小杰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唐思涵的语文默写也很少出错,小杰感激地说:“谢谢你,思涵,没有你我肯定还在不及格。” 唐思涵笑着说:“我们是搭档,一起进步才开心!”
班里组织 “学习小组” 时,唐思涵主动把成绩中等的同学都拉进自己的小组,每天制定小目标:周一一起背英语单词,周三一起讨论数学难题,周五一起分享作文。有一次小组里的莉莉怕自己拖大家后腿,想退出,唐思涵拉着她的手说:“我们不是要比谁成绩好,而是要一起变更好,你写字特别好看,还能帮我们批改作文呢!” 在她的鼓励下,莉莉留了下来,还成了小组里的 “作文小老师”。后来,她们小组的总成绩在班里排第一,大家都说:“是思涵让我们知道,一起努力的感觉真好!”
唐思涵的优秀,从来不是靠 “天赋”,而是靠对责任的坚守、对生活的珍惜、对伙伴的善意。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优秀不是 “遥遥领先”,而是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能帮的忙帮到,把珍惜的习惯守住。就像她常说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能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唐思涵,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平凡日子里的点滴善举,活成了大家心中最温暖的榜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