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我来讲”少先队主题课
四7中队 辅导员:徐嘉韵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成果分享,队员快速了解家乡特色文化、景点、物产及发展成就,巩固对家乡的基础认知。
能力目标:提升队员的表达与倾听能力,在互动中学会清晰分享观点、尊重他人想法。
情感目标:激发队员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树立 “关注家乡、助力家乡” 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人员准备:提前 1 周让队员以个人或 3 人小组为单位,收集家乡相关资料(图片、文字、短视频等),确定分享主题(如 “家乡的美食”“家乡的老建筑”“家乡的新变化”)。
物资准备:准备 PPT 展示设备、家乡特色小奖品(如家乡特产书签)、“家乡美” 主题海报(提前张贴)、便签纸(用于互动环节)。
场地准备:布置教室,将队员座位按 “小组分享区”“互动区” 划分,调试投影、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家乡印象初分享辅导员播放 1 分钟家乡风光短视频(包含本地标志性景点、美食、日常场景),提问:“视频里有你熟悉的地方吗?你心中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邀请 2-3 名队员简短发言(每人 1 分钟),快速调动活动氛围,引出主题。
(二)核心:家乡特色我来讲
按 “家乡美食”“家乡景点”“家乡新变化” 三个主题,每组推选 1 名代表上台分享(共 6 组),可结合 PPT、图片或实物(如家乡特产样品)展示。
例:“家乡美食组” 分享本地小吃的制作故事;“家乡新变化组” 对比家乡老照片与现在的街道、公园。
分享后设置 1 分钟互动:其他队员可举手提问(如 “这个美食在哪里能吃到?”),分享者简要解答,加深认知。
(三)互动:家乡知识乐闯关
开展 “家乡知识抢答”:辅导员准备 10 道基础题目(如 “家乡的别称是什么?”“家乡最有名的公园是哪一个?”),队员举手抢答,答对者获家乡特色书签。
“我为家乡提小建议”:队员在便签纸上写下 1 条对家乡的小期待(如 “希望家乡多建儿童乐园”“希望保护老建筑”),贴在 “家乡心愿墙” 上,辅导员选取 2-3 条进行点评。
(四)总结:争做家乡小主人
辅导员总结:肯定队员的分享与思考,强调 “了解家乡是热爱家乡的开始,每个人都能为家乡做小事(如爱护环境、宣传家乡)”。
集体宣誓:全体队员起立,佩戴红领巾,齐诵:“我爱我的家乡,从了解开始,从小事做起,争做家乡小主人!”
活动结束:播放《歌唱祖国》片段,队员有序整理桌面,活动结束。
五、活动反思
亮点:聚焦 “分享 + 互动”,节奏紧凑,队员参与度高;通过实物、短视频等形式,让家乡形象更直观,快速激发情感共鸣。
不足:分享时间有限,部分队员未能充分展示;抢答题目难度可再分层,兼顾不同认知水平的队员。
改进:下次可增加 “小组轮讲” 环节,让更多队员参与;提前收集队员熟悉的家乡元素,设计更贴合队员认知的题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