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志,共筑国防魂》少队课方案
五1中队 辅导员:黄蓉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至少 3 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知晓国防的基本含义和重要作用,清楚我国国防的一些基础常识,如国旗、国歌、国徽与国防的关联。
2.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主动收集和分享与先烈及国防相关的资料。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增强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树立为国家强大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二、活动准备
1. 提前通过书籍、网络、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一位自己感兴趣的革命先烈的事迹资料,可整理成文字或绘制简单的图画。
2. 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红领巾,提前学习唱国歌。
三、活动流程
(一)仪式导入,激发情感
1. 中队长宣布少队课开始,全体起立,出队旗,少先队员行队礼,奏唱队歌。
2. 辅导员讲话:“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雄壮的国歌奏响,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自豪。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强大的国防是我们国家安宁的保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缅怀先烈志,共筑国防魂》主题少队课,缅怀先烈,了解国防。”
(二)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1. 先烈事迹我来讲:邀请 3-4 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收集到的革命先烈事迹,可配合自己绘制的图画或简单的道具。
2. 观看先烈事迹视频:播放精心挑选的革命先烈事迹短视频(如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毫不畏惧的片段)。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看了先烈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3. 朗诵致敬先烈:提前排练好的学生上台,进行先烈事迹主题朗诵(如《英雄赞歌》片段),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朗诵结束后,全体学生起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1 分钟,表达崇敬与缅怀之情。
(三)了解国防,增强意识
1. 国防知识小课堂:通过 PPT,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国防的基本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我国国防的重要作用以及国旗、国歌、国徽与国防的关联(如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在国防活动中,国旗的升起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同时,展示我国国防建设成就的图片和短视频(如辽宁舰、歼 - 20 战机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国防的强大。
2. 国防知识小问答:发放 “国防知识小问卷”,问卷内容围绕刚才讲解的国防知识,如 “我国的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的五角星代表什么?”“国防的作用是什么?” 等。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后,教师公布答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耐心讲解,帮助其掌握知识。
3. 国防主题小短剧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国防知识小短剧,剧情围绕 “小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利益” 展开,如 “发现有人在军事基地附近拍照,小学生及时制止并报告相关人员”。短剧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小学生还能为国防做些什么?”(如爱护国旗、好好学习、宣传国防知识等),让学生明白国防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小学生也能为国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升华,展望未来
1. 学生分享收获:邀请 2-3 名学生上台,分享本次少队课的收获和感受,如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我以后要向他学习,勇敢坚强”“我知道了国防很重要,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防建设出一份力”。
2. 辅导员总结:“同学们,今天的少队课非常精彩,大家都积极参与,收获满满。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幸福的生活,强大的国防守护着我们国家的安宁。希望大家能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传承先烈的精神,从小树立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强大的国防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中队长宣布少队课结束,退队旗,少先队员行队礼。
四、活动延伸
举办 “国防主题手抄报” 比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 “缅怀先烈”“国防建设” 等主题制作手抄报,班级内展示优秀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给予表彰奖励。
五、活动反思
1. 目标定位精准:活动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出发,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成长需求。知识目标聚焦先烈事迹与国防常识,能力目标注重学生表达、协作与实践能力培养,情感目标直击爱国与国防意识激发,三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确保活动开展有明确方向。
2.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从前期让学生自主收集先烈事迹,到课堂上邀请学生分享、参与短剧表演,再到课后实践作业与手抄报比赛,充分给予学生展示与实践的空间,避免教师单向灌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化认知、内化情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