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聆听经典 律动童年——记一年级上册《惊愕交响曲》音乐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莉莎

聆听经典 律动童年

——记一年级上册《惊愕交响曲》音乐公开课

近日,我校一年级音乐课堂上响起了经典的《惊愕交响曲》旋律,徐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音乐公开课。

趣味导入,开启音乐之旅

课堂伊始,徐老师以孩子们熟悉的《上学歌》拉开序幕。“站在原地唱声音响亮”“背上小书包边唱边走动”,富有层次性的演唱与律动指令,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随着音乐节奏,孩子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在教室中穿梭,音乐停止时迅速回归原位,既锻炼了节奏感,又培养了规则意识。

紧接着,《问好歌》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氛围愈发热烈。徐老师先以 “5 3 你 好” 的旋律示范问好,引导孩子们发现音高差异并借助手势表现,随后走下讲台与 “站得最精神的小朋友” 一对一互动。在生生互动环节,徐老师巧妙提问:“音乐有两句话可以用来找朋友,用手指数数看是哪两句?” 孩子们在寻找伙伴、热情问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了乐句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深度体验,探索音乐奥秘

新授环节,徐老师聚焦《惊愕交响曲》,通过多轮聆听与互动,引导孩子们逐步解锁音乐的 “秘密”。首次播放乐曲第一部分时,徐老师鼓励孩子们 “根据自己的感受走一走”,大部分孩子选择了轻柔的脚步,她及时评价并追问:“为什么用小心的脚步?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当孩子们捕捉到突然出现的强音时,徐老师顺势引导他们用动作表现 “惊愕”,有的孩子瞪大双眼,有的孩子轻轻跳起,生动的反应展现出对音乐情绪的准确感知。

为帮助孩子们精准定位强音,徐老师结合屏幕画面,提出 “走几步后会响”“几个乐句后会响” 的问题。孩子们跟着徐老师的 “小脚步” 计数,最终发现强音在 “16 步、两句后” 出现。在后续聆听中,孩子们带着 “心里准备”,用自主选择的动作表现强音,不再被突然的旋律 “吓到”,充分体验到主动探索音乐的乐趣。

播放乐曲第二部分时,徐老师以 “对比强弱” 为核心,引导孩子们思考:“这段音乐是强还是弱?和第一段走路的声音比、和很强的音比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在对比中理解了 “强弱是比出来的”,并根据 “节奏更密集” 的特点,调整脚步频率,用更轻快的律动呼应音乐变化。最后,在完整聆听环节,孩子们熟练地用脚步和动作串联起整首乐曲,将对强弱、乐句的理解转化为生动的肢体表达。

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魅力

课堂尾声,徐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惊愕交响曲》的作曲家海顿,并播放了精彩的演奏视频。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感受着交响乐的恢弘气势,对 “惊愕” 的由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老师总结道:“今天我们认识了声音有强有弱、有长有短,还能用身体感受音乐。” 简单的话语,为孩子们的音乐探索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整堂公开课以孩子为中心,将音乐知识融入趣味互动,让孩子们在 “唱、走、做、听” 中亲近经典、感受音乐之美。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为我校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聆听经典 律动童年——记一年级上册《惊愕交响曲》音乐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莉莎

    聆听经典 律动童年

    ——记一年级上册《惊愕交响曲》音乐公开课

    近日,我校一年级音乐课堂上响起了经典的《惊愕交响曲》旋律,徐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音乐公开课。

    趣味导入,开启音乐之旅

    课堂伊始,徐老师以孩子们熟悉的《上学歌》拉开序幕。“站在原地唱声音响亮”“背上小书包边唱边走动”,富有层次性的演唱与律动指令,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随着音乐节奏,孩子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在教室中穿梭,音乐停止时迅速回归原位,既锻炼了节奏感,又培养了规则意识。

    紧接着,《问好歌》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氛围愈发热烈。徐老师先以 “5 3 你 好” 的旋律示范问好,引导孩子们发现音高差异并借助手势表现,随后走下讲台与 “站得最精神的小朋友” 一对一互动。在生生互动环节,徐老师巧妙提问:“音乐有两句话可以用来找朋友,用手指数数看是哪两句?” 孩子们在寻找伙伴、热情问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了乐句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深度体验,探索音乐奥秘

    新授环节,徐老师聚焦《惊愕交响曲》,通过多轮聆听与互动,引导孩子们逐步解锁音乐的 “秘密”。首次播放乐曲第一部分时,徐老师鼓励孩子们 “根据自己的感受走一走”,大部分孩子选择了轻柔的脚步,她及时评价并追问:“为什么用小心的脚步?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当孩子们捕捉到突然出现的强音时,徐老师顺势引导他们用动作表现 “惊愕”,有的孩子瞪大双眼,有的孩子轻轻跳起,生动的反应展现出对音乐情绪的准确感知。

    为帮助孩子们精准定位强音,徐老师结合屏幕画面,提出 “走几步后会响”“几个乐句后会响” 的问题。孩子们跟着徐老师的 “小脚步” 计数,最终发现强音在 “16 步、两句后” 出现。在后续聆听中,孩子们带着 “心里准备”,用自主选择的动作表现强音,不再被突然的旋律 “吓到”,充分体验到主动探索音乐的乐趣。

    播放乐曲第二部分时,徐老师以 “对比强弱” 为核心,引导孩子们思考:“这段音乐是强还是弱?和第一段走路的声音比、和很强的音比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在对比中理解了 “强弱是比出来的”,并根据 “节奏更密集” 的特点,调整脚步频率,用更轻快的律动呼应音乐变化。最后,在完整聆听环节,孩子们熟练地用脚步和动作串联起整首乐曲,将对强弱、乐句的理解转化为生动的肢体表达。

    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魅力

    课堂尾声,徐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惊愕交响曲》的作曲家海顿,并播放了精彩的演奏视频。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感受着交响乐的恢弘气势,对 “惊愕” 的由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老师总结道:“今天我们认识了声音有强有弱、有长有短,还能用身体感受音乐。” 简单的话语,为孩子们的音乐探索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整堂公开课以孩子为中心,将音乐知识融入趣味互动,让孩子们在 “唱、走、做、听” 中亲近经典、感受音乐之美。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为我校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