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常州市高品质项目的扎实落地,洛阳中心小学于9月24日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高品质项目语文组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吸引了全校语文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探索教学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施梦晴老师围绕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展开教学。课堂伊始,施老师通过复习叶圣陶的观察方法导入,引导学生运用“细致观察、连续观察、对比观察”的方法探究爬山虎脚的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文画句、对比图示、动手画脚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在学习爬墙过程时,教师聚焦“触、巴、拉、贴”等动词,通过换序比较、动作演示、视频辅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动态过程,并迁移运用动词描述生活场景。最后通过对比触墙与未触墙的脚的不同命运,强化观察方法的运用,布置观察豌豆苗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延伸至课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素养。
课后,听课教师们各抒己见。大家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位老师的点评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课堂实际,无论是对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的肯定,还是对细节优化的建议,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吴宏伟副校长指出,致远课堂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语文学习的扶持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要上成有情有意的语文课,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语文课。
黄勇校长在点评中指出,推进致远课堂,教师不仅教内容,更要教方法,老师们眼中要看见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这不仅点明了课堂的核心价值,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教学改进的方向。
推进语文致远课堂,不必追求 “破旧立新” 的剧烈变革,核心在于 “回归”—— 回到语文教学该有的常态、该守的常理、该循的常识。改革从不是推倒重来,而是顺着学校现有的发展脉络,做调整、优细节、明方向、聚重心。与其跟风赶潮、盲目追新,不如扎根教学土壤稳扎稳打,静待成长契机。只要我们紧扣课标要求,把语文课该做的事做扎实、做到位,以优质项目驱动的致远课堂,定能做出特色、形成气候,最终撑起洛小课堂改革的独特气场,走出教学新风尚。
(洛小通讯组供稿 撰稿:施梦晴 摄影:陈晨 审核:姜唯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