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窦桂梅老师笔下,教育恰如玫瑰的生长,既需阳光雨露的滋养,亦离不开深扎泥土、不断汲取养分的根系。她于书中点明:“教师的底气,深植于持续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之中。”所谓教育之“美”,其根基便是这日复一日积累的专业底气。
窦老师曾描述自己为准备《红楼梦》教学所投入的心力:她不仅细读原著,更广泛涉猎红学论著、揣摩经典影视改编、甚至研究戏曲唱段,只为触摸人物灵魂的温度。此种“在文字中培土”的功夫,令人敬仰。反观当下,许多教育者常感慨“琐事缠身,无暇读书”,窦老师却将日常通勤的碎片时间也化为阅读的园地。
“玫瑰的芬芳需泥土里日夜酝酿”,窦老师此语道破专业成长的本质——那课堂上的从容与精彩,皆源自讲台下的沉潜与深耕。我亦常提醒自己,若课堂只依赖技巧的“花样”,终归如浮萍,根基不稳;唯有将日常教学中的困惑转化为钻研的起点,在书页间、在思考里默默扎根,才能逐步积累起支撑教学创新的真正力量。这种“底气”最生动的体现,往往在那些充满童趣却直指核心的课堂瞬间。例如,教学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有学生好奇地问:“老师,窗子那么小,怎么能‘含’住西岭的千秋雪呢?”此时,若教师仅满足于解释“含”是“包含”的意思,诗意便失了大半。
窦桂梅老师以玫瑰为喻,昭示着教育之美的源泉:芬芳动人的课堂之花,永远绽放在教师专业厚土的深处。这“厚土”正是由我们一点一滴的阅读、思考与实践沉淀而来——唯此根基深厚,方能让教育之树挺立风雨,花开不败,长久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