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数学组开展“名师伴成长”活动
借助区域名师力量,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是洛阳中心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举措。10月31日,洛小数学组邀请刘海粟小学的姚华校长来校开展了数学组“名师伴成长”第三次活动。青年教师严佳佳与张晓英选择了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同课异构,紧紧围绕“数学思维可视化”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
作为一个新教师,严佳佳的课堂整体简洁、大气,语言精练,节奏紧凑。从导入开始便为新授做准备、埋伏笔,渗透替换的数学思想,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可用的思路。尤其在出示例题时,并没有提供所有条件,而是在学生理解题意后发现解决问题的困难所在,提出需要补充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紧接着通过与复习题的比较,突出了假设策略的需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假设”的兴趣,进行整节课的教学。
张晓英的课相比起来显得更加细腻、更加深入,整个课堂的设计感很强,从课前谈话到教学环节,再到最后的延伸,环环相扣,每一句话都有作用。再从教学设计上来看,张老师的课多处体现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数学模型的建构。从她的课中可以看出张晓英对数学及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都很到位。
两位教师上完课后,简单地说阐述了上课的感受。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围绕呈现的课例各抒己见,许飞与万钧老师更是对两位教师的课作出了详细的评价。两位教师也认真地倾听,吸取前辈的经验。
最后,姚校长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了细心指导。姚校长指出,两节数学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策略内涵的自我感悟、策略应用方法的具体支撑、策略意识的主动养成。在策略内涵的自我感悟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学生在多次不同情境的体验之后,经历多次解决问题,逐渐优化解题策略,形成假设策略的解题模式。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他们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和课堂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名师们的专业引领,这样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快,学生们也能在享受课堂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
(洛小通讯组 撰稿:严佳佳 摄影:陈幼峰 审核:朱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