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专题 组织动态 师德风范 师能提升 小组活力 教工文体 教工之声 绚丽夕阳 休闲养生 政策法规 网站首页  
  教工之家 更多>>
团队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 03-23
关于教师团建活动的通知… 03-17
"捕捉最美师魂,凝聚教… 03-05
洛阳中心小学开展教职工… 01-16
洛小召开第八届教职工代… 01-09
关于举办2025年教职工趣… 01-09
关于召开洛阳中心小学第… 01-07
洛阳中心小学举行退休教… 01-07
六年级1办168爱生行动记… 05-10
  最新更新  
深耕课堂促教改 聚力研… 04-24
洛阳中心小学体育组开展… 03-24
团队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 03-23
团队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 03-23
团队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 03-23
关于教师团建活动的通知… 03-17
关于教师团建活动的通知… 03-17
关于教师团建活动的通知… 03-17
关于教师团建活动的通知… 03-17
"捕捉最美师魂,凝聚教… 03-05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工会专题网站>>小组活力
体育组2025期初教材培训
发布时间:2025-02-13   点击次数:   作者:周银龙   来源:原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地,2025年2月11日,常州市教育局联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期初教材培训活动,我校专职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本次培训以“新教材、新课堂、新实践”为主题,覆盖全市各区县,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研讨、跨学科融合实践等方式,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材内核,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教材解读:从“技能教学”到“素养育人”

2025年春季启用的新版体育教材,首次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与运动技能深度融合。例如,教材中新增“传统武术与国学文化”“劳动教育与体能训练”等跨学科主题,强调通过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培训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李长志指出,体操类运动作为必修内容,需注重“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友谊第一”的学业评价标准,并探索“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常州市体育教研员张勇卫在研讨中强调,教师需从“学、练、赛、评”四个维度重构课堂,通过分层教学和小组展示等形式,消除学生对器械运动的恐惧心理,强化团队合作与安全意识。例如,戚墅堰东方小学高寅老师执教的《水平二体操类运动:跳上成支撑——前翻下》一课,通过“单杠挑战者”情境设计和“器械手套”辅助工具,有效提升学生动作规范性,成为新教材实践的典型范例。 

科技赋能:智慧工具助力精准教学

为应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新要求,培训引入智能穿戴设备、AI运动分析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参训教师现场体验了AR互动足球课、3D跳绳轨迹分析等技术,学习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优化课堂运动负荷设计。例如,教师可利用“云平台+穿戴设备”动态监测学生心率,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实现“精准教学—动态反馈—个性指导”闭环管理。 

跨学科融合:创新课堂场景与实践路径

培训特别设置“创新工作坊”,鼓励教师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如《定向越野与数学思维》将方位辨识融入几何知识教学,《劳动教育+体能训练》通过搬运重物、攀爬障碍等活动强化生活技能。市教科院专家杨浩在讲座中提出,跨学科设计需以运动技能为基础,兼顾学科逻辑与趣味性,避免流于形式。 

家校社协同:拓展体育育人边界

针对“2.15专项行动”要求,常州市发布《特色大课间资源包》,涵盖毽球操、体能Tabata等20套原创课程,并通过小程序布置亲子运动任务,联动家庭与社区资源。经开区教研员江明忠表示,此举旨在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锻炼生态,促进学生养成终身运动习惯。 

教师成长:从“困惑”到“信心

参训教师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新北区某小学体育教师表示:“过去重技能传授,现在学会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科技工具还能量化课堂效果,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后续,常州市计划通过城乡结对、名师送教、技能大赛等活动,持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结语

2025年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期初教材培训以新课标为纲,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理念更新、方法创新与资源整合,为教师提供了“工具箱”与“路线图”。未来,随着新教材的全面落地,常州体育教育将朝着“有汗水、有笑声、有成长”的高质量课堂迈进,为培养身心健康的新时代青少年注入强劲动力。


洛小通讯组 撰稿:周银龙 摄影:顾晗超 崔瑞峰 审稿:戈伦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