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常州市高品质项目《核心素养理念下致远课堂的实践探索》的实践研究,优化学科课堂建设实施方案,12月12日、13日洛阳中心小学举行常州市高品质项目推进会——语文学科组活动。邀请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裴红霞校长、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金磊校长、武进区星韵学校万银洁校长来校指导项目实施。
三位专家深入一线,把脉课堂。二年级秦丽娜老师执教《坐井观天》、五年级徐晓琳老师执教《父爱之舟》、三年级上官婷妤老师执教《司马光》,三位老师为本次语文学科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课例。听课结束后,三位专家和备课组老师们一起开展研讨。三位专家立足单元视角,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剖析课例,围绕言语实践在课堂上的充分展开和提升,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更就老师们提出的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困惑,给出了很多贴合学情的妙招。 三位专家充分肯定洛小能够在“双新”背景下,真正将高品质项目作为着力点,语文团队借力高品质项目的实施,紧扣“学为中心、素养本位”,来推动语文课堂转型。 裴校指出,学校语文学科推进方案所呈现的研究方向是正确,后续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蹲得更下,也就是要让老师看到方案有操作感。致远课堂要真正落地,语文团队首先要从学科的视角对“致远”进行追本溯源的理解,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也要基于“致远”建构图谱,教学流程既要符合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致远课堂的特质。 金校认为,致远课堂扎根于洛小的文化理念,在把方案转化为行动过程中,要做好“四个转化”:把文化愿景转化为课堂实景、把公共语言转化为学科语言、把实施方案转化为施工方案、把种子行动转化为群体行为。 万校认为,推进方案要解决的,是高品质项目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落实,如何在教学实施中落地。要通过学科组建设做好长远的规划,要制定相应制度保障方案实施,要有稳定的研究团队,要设计一些活动的模块,还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跟上。如何在各个不同的年段实施,就需要备课组内每个人发挥专长,基于课标,结合年段语文要素,横向设计系列活动。 “学为中心”,既强调教又强调学,师生只有双向用力,学程和教程才能在课堂上相遇,学习才会在课堂上真实发生。高品质项目要在课堂真正落地,既要从学校、学科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又要一线教师给出应答,双向奔赴,才能打通方案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相信有专家们的高位引领,有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我们的高品质项目定能在推进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洛小通讯组供稿 撰稿:姜唯婷 摄影:陈晨 审核:雷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