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会主题
爱满重阳,孝润童心
二、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认识孝亲敬老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亲敬老的行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班会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三、班会重难点
1.重点:
全面介绍重阳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重阳节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孝亲敬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和行动意愿。
2.难点:
如何将孝亲敬老的理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孝亲敬老不仅是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播放课件,介绍重阳节的现代意义。强调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以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性。
播放课件,讲述重阳节传说。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带茱萸囊等习俗的由来。
播放课件,讲述重阳节传说。让学生理解重阳节登高习俗的起源。
2.故事分享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了解的重阳节传说或故事。可以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也可以是从书籍、电影中看到的。
学生分享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自己从这些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感受重阳节传说中的美好寓意和文化价值。
(三)重阳节习俗
1.展示
(1)引出重阳节习俗的主题。
(2)详细介绍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3)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容。如敬亲、奉养、侍疾等,让学生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
(4)展示中国古代经典中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诵读这些名言警句,感受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5)继续展示中国古代经典中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
(5)介绍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的养老礼仪,以及对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优惠政策,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对孝亲敬老的重视。
(6)介绍汉代、唐朝、宋代、清代等历史时期的孝亲敬老政策和文化发展。让学生了解孝亲敬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和演变。
2.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中国孝亲敬老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讨论,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
习。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将行动计划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六)总结
1.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孝亲敬老的重要意义。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的行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认识到孝亲敬老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的行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