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市高品质项目《核心素养理念下致远课堂的实践探索》的研究,明确研究方向和实施步骤,11月1日洛阳中心小学举行常州市高品质项目研讨活动,特邀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特级教师蒋守成校长来校指导。
蒋校长调查了教师对学校高品质项目的了解情况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走进课堂了解洛阳小学常态课的现状,发现洛小的数学课堂能够以学习单作为支架,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思考的流程完整化;能够多样化呈现资源,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同时建议课堂要更广泛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自由绽放。
蒋校长还和学校校长室、行政中层和各学科组长一起开展了项目研讨。首先语数英三大学科负责人分享了项目实施情况,并就实施过程中的困惑虚心请教。蒋校长肯定学校能够在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落地过程中,真正将高品质项目作为着力点,通过高品质项目的研究来推动课堂转型、学校发展,推动学校教师全面提升专业能力。致远课堂扎根于日常生活。只有日常课堂的变化才能达成致远目标,才能让每个儿童真正提升素养。
课堂如何变化?要从日常变化开始。以学为中心,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的老师只是在课堂过程中寻找系列化资源,通过呈现,推动孩子们相互分享和思考,让学习自然发生。
他认为,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教学流程。确定后,在实施中进行课程优化。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业为中心,最终以学校为中心,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其次,我们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最新发展方向来做。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研究与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是一致的。我们的课堂改革需要与新课标连接,通过改革实现目标的素养化、内容的结构化、学科的实践性,以及学业质量的标准化。实际上,连接起来就是教学评一致性。第三,是与常州大市教研员引领的课型贯通。要站在常州市的学科特色上,站在武进区的自我表达上,要形成洛阳中心小学的自我表达。
教师如何提升?我们的老师一是需要专业化地研究教材,二是阅读与教材相关的书籍,三是阅读教材相关的专业性书籍,教师自身观念先变,我们课堂的流程才能发生改变。我们要从育分走向育人,用育人方式育分。
课堂转型是一个系列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课堂变革来撬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撬动学科课程整体架构,从而推动学校课堂文化的变革,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洛小通讯组供稿 撰稿:姜唯婷 摄影:陈晨 审核:雷上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