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六(12)班凌元香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由美国作家哈丽特、比彻:斯托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美国南方蓄奴制度的残酷性,并通过主人公汤姆叔叔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善良信仰的力量。
小说以主角汤姆的视角讲述了美国南方奴隶制度下黑人奴隶的悲惨遭遇。每一次翻开书页,我仿佛都能听到奴隶们的哭泣和哀嚎,看到他们的伤痕和脸上的泪水。
小说中最令我心碎的情节莫过于小伊娃的离开,当她说出:"爸爸,我要走了,我要去那里了!"这句话像冰冷的利刃向我的心刺来。伊娃的纯真善良,就像在那黑暗时代中绽放的花朵,美丽却又短暂。
汤姆是在谢尔比的庄园上出生长大的,他做事干练、忠心耿耿,深得主人的信任,甚至在伊莱扎那儿得到主人要把自己卖掉都不愿逃走;他以德报怨、意志坚定、城实。最能体现他品质的是在被山宝、昆宝打得奄奄一息的时候,还由衷地为他们祝福,他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斯托夫人对黑人的深切同情和对奴隶制的强烈控诉,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节把黑人的遭遇写得淋淋尽致。
《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盏明灯,照出了人性的黑暗,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