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数学组“名师伴成长”第二次活动
借助区域名师力量,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是洛阳中心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举措。洛小数学组于近日邀请戴溪小学端敏明副校长来校开展了数学组“名师伴成长”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分别由潘立飞老师执教《认识除法》和李秋云老师执教《简单的周期问题》。
潘老师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导入,带着学生回顾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在此基础上导入例题,并把例题中的条件与“平均分”的知识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搭建知识迁移的桥梁,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关联。在揭示本课教学重点时,潘老师通过两次比较,总结出了只要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或每几个一份地分一分,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同时,潘老师在课堂中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讲解详细而到位,对学生数学规范语言的训练认真而耐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更发展了数学素养。
李老师以抢答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聚焦于规律的发现,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周期现象。在应用规律阶段,李老师的课堂更加开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去探索,交流时让学生去表达,去思辨,在这一些列的活动中,老师更多的作为一个引路人,在关键的时候给与问题式的引导,让学生思考余数与周期问题得关联,找到其中的规律。
课后,端敏明副校长首先肯定了两位教师都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各课的重难点,同时也都非常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能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导入新课,这对学生对新知的同化是非常有帮助的。两位老师的课都是在讲除法,但却又有区别,潘老师的课属于“种子课”,因此潘老师在课堂上在读、写、认等方面指导得更细致,李老师的课则属于“生长课”,所以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不管是哪堂课,都把握了课型的特征。
同时,端校长对青年教师课堂设计也作了细心指导,端校长指出,一节数学课在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总目标搭建板块化的框架,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安排到每个板块教学中;其次要设计板块的顺序,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板块,让课堂教学进行地更顺畅;最后要关注细节,细节包括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过渡语,每个教学环节起始的问题、教学时间以及小结,板书的设计,对学生的预设,学习材料的选择、课件素材的选择与设计等等,这些细节都要能够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每堂精彩的课都源于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青年教师只有从细节入手,在平时教学中不断锤炼,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精致、精彩。
(摄影:陈幼峰 撰稿:陈幼峰 审稿:王振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