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云溪》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六(5)班 李博文
暑假里我阅读了《菁华云溪》,这本书出自吴轩出版社,主编是赵忠和、薛焕炳,内容主要以先贤修身、立德事迹为题,大部分是讲学习美德和品质的事。
这些小故事中,我尤其欣赏的就是陈济的故事,陈济虽然读遍天下典籍,但却从未考取功名,常常被人嘲笑。在他的人生中,只有父亲、恩师谢应芳等能够理解他。别人读书是为了功名,财富,陈济读书却是为了立志,悟道,修身。他的人生目标是“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可见陈济为了学习是多么地刻苦,甚至连所带货款半数买了书,这真让我对陈济有了敬佩之情。
陈济的故事令人赞叹,华罗庚的故事也令人耳目一新。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数学家,教育家。1922年,12岁的华罗庚勉强小学毕业,进入县城一所中学,一次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被人称为“罗呆子”的他,竟十分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答案,让数学老师大为震惊。1929年,华罗庚落下终身残疾,他靠着坚定的意志继续学习,1930年,20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论文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数学界,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破格录取华罗庚,华罗庚给自己打造了一条通往顶峰的道路。
在生活中,也有类似和陈济、华罗庚这样的人。我第一次坐公交时,十分胆怯,便用余光看着车上的每一个人。突然,一个左手拿作文书,右手拿记号笔,穿着朴素,相貌堂堂的大哥哥进入了我的视野,他一边低声朗读,一边圈画点评,看到写得很好的句子时,他的嘴角也会微微上扬。人们都陆陆续续地下车,车中只剩下他一人,司机提醒了他,他才从知识的海洋中缓过神来,拾起东西,下车了。这个大哥哥虽然相貌堂堂,衣着朴素,但是他坚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想,这个大哥哥一定会对社会做出贡献吧。
《菁华云溪》带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和毅力,我一定会奋发图强,继往开来。
指导老师:顾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