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洛小六12班组稿)
题记:阅读,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阅读,还能开启智慧,启迪想象,促进思考……随着书香校园的推进,爱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瞧,趁着长假,孩子们又尽情地畅游在书的海洋中……
珍惜每一天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六(12)班 王涵
我读过许多书,比如,《没有尾巴的狼》、《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爱情魔法师》……而有一本书我怎么也忘不掉,它,就是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写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常常翻开这本书细细品味,1880年6月27日,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康斯比亚的小镇,有一个特殊的生命诞生啦,她就是海伦·凯勒。小海伦嘹亮的哭声向所有人宣告了自己来临的消息。她舞动着玲珑的小手,准备迎接这个新奇的世界。可上帝对这个可爱的新生儿一点儿都不公平,一场疾病在小海伦19个月时夺走了属于她的光明与声音,让她和广阔的绿色家园、美不胜收的景色、小鸟清脆的呢喃声告了别,从此陷入了黑暗与寂静的深渊。
书中,海伦想用对她来说十分宝贵的三天光明的时间感谢所有帮助过她的人;探索人类的历史和自然;过一会儿正常人工作日里的生活;融入那些忙碌于商业活动和生活琐事的人群。三天,就这样过去了。尽管这一切都是幻想,但她没有一丝的抱怨与遗憾,字字句句体现了她对光明的热烈向往。
海伦·凯勒在87年无声无色的岁月中,坚持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不幸中播种希望,并最终凭着这股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命运抗争,为自己赢得了光明和快乐。不论你因遭遇挫折而正失意沮丧,还是因前途艰辛欲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论你是饱受痛苦折磨的残障人,还是身体健全,打算平凡过一生的正常人,你都能从中受到鼓舞,重获信心与希望。
作为明眼人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将未来过得精彩。仔细想想,和海伦相比,我们平日里遇到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意义的事。而在海伦眼中,那三天她过得无比充实。我知道我无法理解她的心情,只是从文字中感受到她的坚强与执着。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我们的榜样。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一种负罪感,一种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后悔自己过去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才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努力去体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个公民,要有责任、有担当,要为社会做贡献。我会好好利用每一天,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去做有意义的事。“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是海伦·凯勒给我们的告诫,珍惜每一天,将我的人生充实,这就是我得到的最大启迪!
《穿堂风》读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12)班 姚雨寒
人生像一条走不完的路,有人平凡地走着,有人辉煌地走着,有人却虚伪地走着。读了曹文轩的著作《穿堂风》,我蒙蔽的心灵豁然开朗,做坏事的后果很严重!但只要能及时悔改,还是会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
《穿堂风》讲述了小男孩橡树儿时经常与父亲一起偷盗,父亲被抓进监狱后,橡树知错悔改。但是,村里人不相信橡树,就连小朋友们也不与他玩了。
可是,就算这样,村子里的东西依然会被失窃。村里人都一致认为这橡树的所作所为。橡树气愤不已,下决心抓住这个偷东西的罪魁祸首,证明自己是清白的。经过几天的观察,原来是丘瓜在偷盗。橡树悄悄地拿走了奶奶的存钱罐,去铁匠那里买了一把手拷,最后,橡树用手铐铐住了丘瓜,丘瓜告诉了大家事情的真相,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
橡树是一个坚定顽强、充满智慧的孩子。被人们冤枉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心灵创伤,但橡树用他的智慧与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常会有误解与矛盾,有时甚至会使朋友变成敌人,我们应该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化解矛盾。遇到挫折不能知难而退,而要勇往直前;犯了错误也不要紧,只要知错就改,大家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相信你,喜欢你。
《童眸》读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12)班 杨曼佳
今年的国庆长假,我过得特别有意义,很多事情都是那么的让我回味无穷,如乡间体验劳动的乐趣,又如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等等。而最让我感触很深的却是,在长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童眸》。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童眸》时,立即就被它给吸引住了。我的脑海里便呈现出一串字符:懵懂少年纯洁的眼光看世界的真实!不由得让我急忙打开,仔细拜读。
《童眸》书中所描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我想应该就是我的父母童年的那个年代吧?正好,对比我们的童年,了解我们与父辈之间童年的差距。书中写了一群孩子发生在他们生活的一个叫“仁字巷”里的童年的故事。故事新颖,引人入胜。朵儿、弯弯、马小五、大丫头、二丫头等一群小伙伴,在那里虽然过着相对贫穷的生活,可他们却还是那么的快乐,他们积极向上,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读了《童眸》,对比自己的童年,比那个时候的他们,多了无数的玩具、布娃娃;多了电子工具、点读机、平板电脑;多了出去旅游看世界的机会;多了图书馆里畅游在书海里的机会……可我总是觉得,那时的他们,大家聚在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做那些非常简单但很开心的小事情,倍感温暖与温馨,而我们却少了那种伙伴们天天在一起的美好的感觉。
看了这本书,我真心的有感于作者黄蓓佳女士的生活的阅历,在书中把一些生活的细节描写得非常细腻:编织网、剥玉米、做棉衣等等写得生动详实,我由衷敬佩。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只是希望,美好的明天少忧患、少疾病,远离贫穷。让我们共同携手,多一分关怀、多一些包容、再多一些鼓励与支持。更希望通过读了《童眸》这本书,大家一起来发现与维护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珍惜目前我们幸福的家庭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做好自己,帮助他人!
(指导老师:谈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