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厨房,爱在餐桌--餐桌上的教育
如果要问你,童年最温暖的回忆是什么?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会是放学回家,看见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爸爸则在一旁帮忙搬桌拿碗。在微黄的灯光下,在飘渺的热气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说边笑。而教育就是——厨房是宝藏,餐桌是爱的时光。
俗话说的好:懒妈养出勤快孩子——小小年纪学洗碗
我们这里有这样一句方言:懒妈养出勤快的孩子。自己做妈妈后我也是秉持着“懒”这个原则,能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一般不做,最多在孩子做完以后和他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改进。既然想以后“躺平”,现在就得趁孩子小的时候努力地教。
儿子第一次洗碗还是在念幼儿园小班的时候,那个时候个子小小的还够不上水池,不过没关系,小凳子来帮忙。“洗洁精加3滴,小小抹布来帮忙,里搓搓,外搓搓,底下还要再搓搓。”小孩子洗碗总是忘记把碗底洗一洗,所以在教儿子洗碗的时候我还教了上面自编的洗碗口诀,到现在10岁的孩子已经有4年的洗碗工龄了,是个熟练的小童工啦。
现在科技发达,家里有洗碗机,但让孩子洗碗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的时候,适当的让自己“懒”一点,放手让孩子做。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说干就干的包饺子
虽然已经荣升当妈10年,但包饺子这个活对我这个妈妈而言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和儿子一说两人蠢蠢欲动,干。于是一起出门买饺子皮,肉等回来包饺子,回家的路上和儿子做了分工,我负责调馅,他就上小红书学习怎么包饺子。调完馅我想着看看孩子的学习进度怎么样了,走过去一瞧,好小子,两只手对着空气不停捏捏捏,看了一会发现孩子对着空气在练习包饺子,我立马肯定:“妈妈今天肯定能吃上你包的饺子,好期待啊。”在拿上饺子皮正式包的时候我还是因为厨房经验丰富稳稳地包出了一个大饺子。儿子则边看视频边包饺子,我也在旁边稍微提醒提醒该做哪个步骤。看着儿子包饺子的手法越来越熟练,我果断把剩下的不多的饺子皮都交代儿子包好,我则烧水煮饺子,这天晚上我们家的宵夜是——新鲜出锅的煮水饺。
对大人而言这是在小不过的一次煮饭,可对孩子来说,这是他自己参与的人生经验,是他们探索的过程,确实有时候孩子们完成的状态没有达到大人眼里的达标,但这又何妨。家长一手包办确实省了很多事情,但缺少了孩子长大的过程,而我在做的只是让他“自己长大”。
聊聊家常,分享快乐——鼓励表达
不知道是不是男孩子的缘故,随着儿子身高长大的不是礼貌,而是见到人就不愿意开口,不愿意主动打招呼,也不愿意主动表达,最早发现儿子这个现象的是我的婆婆,在这方面,她引导的比我更好。婆婆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没有一本正经的找孩子谈话,而是在吃饭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觉得放松的时候问问他:在学校过的怎么样啊,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要跟奶奶分享啊,你觉得要怎么做等等。并且在孩子说话声音小的时候提醒他大声说,不然奶奶听不见。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的整体状态明显好转,小小的少年也有敏感的心思,作为家长,不仅仅是妈妈,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其正确成长。
是的,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那些做给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饭。因为厨房里的烟火气可以传递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态度,因为放满饭菜的餐桌可以让孩子知道家在这里,而你就是其中一员。因为在一粥一饭里可以让孩子得到他最想要的幸福,那就是父母用心的陪伴。所以,对孩子来说与其陪他去逛商场吃大餐不如和他一起在厨房里制作美食一起聊聊各自的趣事和心事。然后一起吃饭、一起洗碗、一起散步。
让厨房成为家里最温暖的地方,让餐桌成为孩子最好的课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