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学生在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有些学生可能我们难以改变,这是尤其正常的。老师企图通过一年两年的简单相处就让他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既不科学,也不可能。因为他的发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往往不在学校,而在于家庭。他的家庭状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他的问题也是不可能根本转变的。
其次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有时候我们就会找不到最佳的解答方式。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但并不一定我有能力能够教好。
所以说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老师一定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良好心态的前提下我们才可能会处理好学生的问题。良好的心态使我们拉开了心理上的距离,给处理问题提供了空间。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我们的处理,不应该强求其在学习上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要允许这种现象存在,要能够与他共存,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能做的就是陪伴。不能有尽善尽美的想法,要降低学生对你的期待,学生对你的期待低,那么你稍微表现出一点善意那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但如果把学生的期待拉得很高。这时候你在想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不满,而这种不满,在表现上就是会有种种抗议行为。
老师应该对学生投入情感,但这种情感只能是由浅入深,应该保持好一定的距离。老师应该心存一些善意,但这种善意是有原则有锋芒的,如果一味地心慈手软那么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伤害。和学生过于亲近,往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老师首先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强大才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后在管理上我们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就此放弃,应该时刻保持好这样的状态,每天以这样的心态迎接挑战,心中的消极情绪也会少很多。
教育的方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心态,良好的心态有时甚至超过运用何种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