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三个基本要素,当然就是小说教学的首要目标。
在小学阶段,小说教学多以分析人物形象居多。从文学层面分析小说也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小说中的环境、情节的要素也是为塑造人物而服务的,小说中往往是有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再为这样的人物形象添加情节和环境。小说中情节的描写往往是显示在外的很容易受到感知的。而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却不一定会被注意到。环境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加入进去了。当然反应在考试上还是比较少的。
在教学小说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细度的方式,品味人物的长相、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把形象具体化到这些描写当中去。比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候,我们就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利用误读,学生由于阅读经验不足就可能对一些复杂性的文本产生误读。可以安排一些人物语言的比较,人物表现的比较,甚至人物内心的比较来看到人物的形象。
对于小说的情节我们可以选择聚焦于情节中不可思议的部分,往往这些部分暗含着作者的思考。关注情节中转折的部分,文章的转折点,也是小说的核心思想所在的点,通过这方面的谈论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小说的核心。聚焦于情节中设置悬念和伏笔的点,作为读者最大的乐趣也在于思考这些设置悬念的点,猜测能够帮助理解人物的形象。
小说和生活也是相互关联的,小说的剧情可能是片写的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却很多与生活相关联,我们要能够打通小说人物与生活的关联学生对于小说的收获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