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小主人——心理健康教育 班会目标(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方面分析,目标要具体) 1、认知目标:认识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情绪是可以克服的,了解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2、情感目标:激发和强化调节自己情绪的动机。 3、行为目标: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班会准备(从学生准备、教师准备等方面分析) 1、提前一周召开全班会议,确定主持人。 2、提前一周排练短剧和小品。 3、会场布置,黑板美化,书写主题,稍加装饰。 4、录制铃声、音乐。 环节一: 活动1: 1、引入课题。 队员们,我们希望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不愉快的情绪总是难免的,那么不愉快的情绪频繁地出现或延续下去好不好呢?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请队员们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是什么情绪? (2)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带来了什么影响? 活动2: 1、认识情绪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在咆哮” (2)队员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并板书。 队员讨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引导队员讨论,启发队员们认识小品中人物表现的情绪是情绪,并把情绪比喻为落入了深渊。伴随这种情绪的行为往往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导致不良后果,并将队员们的发言归纳成板书。 活动3: 1、归纳: 这个小品告诉我们,情绪往往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发生种种不良的结果。不仅阻碍了学习潜力的发挥,影响了与同学的关系,形成对师长的不正确态度,甚至还会使一个人的性格发生扭曲。 2、启发提问: 队员们,你们愿意因落入情绪的深渊而产生这样的结果吗?当然不愿意。我们不能像那位队员一样受情绪的摆布,也不愿意做情绪的奴隶,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法国]雨果:《悲惨世界》) 雨果的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我们要学会缓解和消除情绪的方法,使自己走出情绪低落的深渊,做一个能自我调节的、能战胜自己的聪明人。 设计意图: 引入主题,通过小品表演和队员讨论认识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情绪是可以克服的。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幸福地生活。 环节二: 1.开展“走出深渊,登上顶峰”的活动 (1)说明活动方法:回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方法——联系实际 (2)队员们回忆情绪深渊并进展小组讨论: ①在音乐声(“内心和平曲”)中静心回忆:引起情绪的事情;情绪表现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情绪会带什么影响。 ②小组讨论: A、当你落入情绪深渊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 B、队员们提出自己在学习、交往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不良情绪,请其他队员帮助。 ③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回了解。 (3)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并用板书把发言归纳出来。 (4)用改变认识的方法来转变情绪: 2.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小品,讨论以下问题: ①小品中那名队员的情绪和不良行为与他的想法有什么关系?他有那些想法? 启发并归纳:引导情绪和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不合理 的想法。由干不合理的想法才使人产生了情绪和不良行为,并导致为。引导情绪和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不合理的想法。由于不合理的想法才使人产生了情绪和不良行为,并导致了不良的后果。 ②如果我们让小品中的那名队员不合理的想法改变一下,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能不能使情绪和不良行为改变呢?情绪和不良行为会发生什么转变?启发学生答复,并写成板书: ③谁来试试用改变认识的方法来解决刚刚那名队员提出的情绪困难? 结合队员们提出的难点,引导队员们运用改变认识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归纳队员们发言中的不合理想法,找出相应的合理的想法,并板书。 3.归纳: 从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知道,当我们生活中因为一些事引起情绪时,如果我们能理智地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的想法,那么情绪就会转变为积极情绪,不良行为也会转变为积极行为。因此,我们要走出情绪低落的深渊,关键往往就在于改变一下自己不合理的、错误的想法。 设计意图: 在活动讨论和小品观看中,来归纳和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为队员们出现不良情绪来提供方法。 环节三: 1.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1)提问:根据自己的情绪特点,你觉得自己应该经常运用哪些情绪调节方法? (2)在答复中教师引导队员们正确地把握情绪调节方法,并鼓励和暗示队员们一定能通过自我调节,以积极情绪战胜情绪,成为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 2、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活动,队员们了解了许多调节情绪的方法,尤其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我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从情绪的深渊登上情绪的顶峰。 设计意图: 结合队员们的实际情况来探讨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反思: 六年级的队员正处于情绪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这个时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会,对队员们平时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大的指导性和功能性,因此很有意义。在活动中,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世界观指导方法论,切切实实地解决队员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情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