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探究》读后感1 宋瑜
发布时间:2024-04-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宋瑜

  首先,学生对生词、成语等基础词汇的理解困难,导致整体理解能力不足。缺乏对句子结构和语法的准确理解,影响对段落和篇章的把握。同时,学生缺乏针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策略,容易迷失在复杂的语言结构中。缺乏对关键信息的识别能力,导致阅读效率低下。最后,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兴趣相脱离,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缺乏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

  所以老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一定难度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文本,注重文本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要素。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在五年级上学期教授《牛郎织女》这一经典民间故事时,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本文将以实际教学案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精心设计阅读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古老传说的内涵。

  在教学《牛郎织女》之前,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学生理解的版本作为辅助教阅读,可以考虑使用简洁明了的儿童版故事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及其中蕴含的道德寓意。然后导入活动,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故事情节。可以组织学生们扮演牛郎、织女等角色,模拟他们相遇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关注主要人物的性格、行为以及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提问引导,促使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牛郎织女》背后的深层寓意,例如爱情、家庭、团聚等主题。通过讨论,让学生们能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推荐给学生一系列的民间故事集锦,让他们在阅读中领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智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进行故事延续创作。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理解故事对他们的启示,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们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了《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更是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他们也得到了阅读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了对民间故事的喜爱和理解能力。通过精心设计阅读内容,我们能够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