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渡》观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六(7)班 朱秋宇
之前一直想了解秋白先生,只因为一篇文章而想去感受那段时光。在书山慢慢的攀登,我找到了一部最能表明我急切的心态和后人对秋白先生赞叹的神作——《觅渡》。
他是一个天生的文人,又像是一个上天派下来拯救文学的学者、作家、翻译家、治印家、医生,在彼岸散发着金色的光芒。躲过了一次次的危机,却没法拜托命运的魔爪,一副看似柔弱的身躯,可身体里却藏着民族的英雄骨气,在被反动分子抓捕时,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地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是一被逮捕,就立即招供。至于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等高干,还可以举出不少。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苍白的书生,本应该是手无缚鸡之力,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投入战斗,在全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时刻,他用自己的身躯和意志化成一把菜刀,一把和自身完全成为反比的菜刀,将自己投入了这个革命事业中去。
和很多忠贞爱国的志士一样,没有死在冲锋的路上,却死在了角逐和斗争中。66年,红八月,一场大清洗运动开始了。谁能想到,真正把秋白先生送上断头台的,确是一群没有对共和国做过贡献却喜爱投机倒把的人的手中,因为左倾错误额,秋白先生被捕入狱,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敢为人知音。先生大才大器,却锒铛入狱,最最后时刻,他没有想过太多故事,只想在有限的时间把我的话再告诉大家听,他在临死前抢着写了一片《多余的话》,可是这真的是多余的话吗?
“我是江南第一燕,未衔春色上云梢”秋白先生正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