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研促成长,思维碰撞谋发展 ——洛小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教研活动 12月27日,洛阳中心小学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六(12)班,围绕“基于言语表达的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一起聆听沈雪莲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并进行了交流研讨。 《书戴嵩画牛》是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此篇的写作方法是“一事一理”,通过杜处士所爱的一幅斗牛图受到牧童的否定这个故事,说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总体上,沈老师此次教学设计了三个层次:读、品、说。 读分为读顺、读懂、读透。读顺,沈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顺畅地诵读课文。她抑扬顿挫的范读,将古文的韵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爱古文、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读懂,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沈老师放手让学生用上原本已经掌握的方法去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当然,针对全班普遍存在疑点的字词,沈老师会结合图片、多音字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读透,此环节以反复品读重点语句为主,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的一些精妙之处。 品就是品析想象。沈老师带领学生抓住牧童和杜处士面对一幅画的不同态度来品词析句,引发想象。例如,杜处士因为爱这一轴画而常以自随,那他会在什么情况下带着这画呢? 说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要求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合理的想象,小组合作说、学生上台说,讲故事练说。为了让讲述更加精彩,沈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并且代入不同角色的角度。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发言浅谈自己的听课收获,大家也不约而同地认可了沈老师充满匠心的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她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尽力展现,彰显出人教学魅力,使课堂精彩不断。 策马扬鞭正当时,矢志笃行立芳华。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 愿我们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努力奋进,不断成长! (洛小通讯组供稿 撰稿:孙薇 摄影:孙薇 审核:徐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