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洛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同星河名师李丽老师齐聚六(8)班,围绕“基于言语表达的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一起聆听潘姣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并进行了交流研讨。
《书戴嵩画牛》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全文言简而意足,富有趣味。
上课伊始,潘老师采用谈话为突破口,引出作者苏轼的诗、词、文,顺势导入新课。在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懂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朗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潘老师紧紧围绕杜处士和牧童两者不同的反应,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两个人物的不同形象,并通过齐读、指读、表演等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学生都很想知道“戴嵩真的画错了吗?”“牧童说的对吗?”,于是老师出示现实中斗牛的照片,揭秘“斗牛时牛的尾巴究竟是怎样的”,学生明白了原来苏轼的感悟不仅仅在于“耕”与“织”,更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懂得向专业的人请教的道理。最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通过指导,角色转换,课后再练习讲故事。
课后,全体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和李老师一起进行了研讨。李老师真诚而又中肯地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她认为本堂课层次欠缺、情境无趣、拓展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吃透教材,再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
回顾来时路,艰辛而充实。精彩课堂的背后,总是少不了备课组老师们的倾情相助,一次又一次地磨课研讨,六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李老师倾力助力,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这堂课的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
(洛小通讯组 撰稿:姜唯婷 摄影:徐丽红 审稿:徐丽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