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洛小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姜唯婷

以研促教,研教结合

——洛小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

秋意渐浓,教研花开。为更好实现“双减”形势下提质增效,推进基于言语表达的学习任务群实践研究,以高效教研带动教学互长。111日,洛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如期开展。五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听课活动。

姜唯婷老师执教《穷人》一课。在本课的教学中,姜老师引导学生从“复习导入,了解作者生平——检查预习,关注字词学习——初读学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再读课文,感受穷人真穷——课堂延伸,初识穷人不穷”,板块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特级教师高林生曾经这样风趣的比喻:学生和文本如一对“恋人”,老师就是他们的“媒人”;当“媒人”介绍“对象”互相认识后,“恋爱”就该由学生和文本去谈了。《穷人》的教学,听不到热闹的齐读,没有激烈的争辩,也没有装腔作势的演练,只是多了一份淳朴亲切的舒服,多了一份宁静致远的享受。如自由初读,抓住文体特征,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让学生将文本读出了“—条线”,文本的整体便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在读议中,当“破帆”“古钟”“稻草铺”“旧衣服”等浮出“水面”时,让学生抓关键词句将文本读成了“一幅画”,穷人的生活再现于我们的脑海;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文本化成了“一片情”,文本的价值植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读悟中,在文本中实实在在地“走了好几个来回”,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姜老师精心设计了“30+10”的教学结构,通过作业前置,为学生减负提质。她引导学生“读进去,想开去”,在读中悟,思中悟,将言语训练落到实处,课堂扎实而高效。

知无涯,学无境。以研促教,研教结合。洛小语文人定将时时用心,共同努力,抱团前行,构建起扎实高效的致远课堂,托举洛小学子美好的明天。

(洛小通讯组供稿  撰稿:潘姣  摄影:徐丽红  审核:徐丽红)




Image_1698989071385.jpg


Image_1698989113685.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洛小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姜唯婷

    以研促教,研教结合

    ——洛小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

    秋意渐浓,教研花开。为更好实现“双减”形势下提质增效,推进基于言语表达的学习任务群实践研究,以高效教研带动教学互长。111日,洛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如期开展。五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听课活动。

    姜唯婷老师执教《穷人》一课。在本课的教学中,姜老师引导学生从“复习导入,了解作者生平——检查预习,关注字词学习——初读学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再读课文,感受穷人真穷——课堂延伸,初识穷人不穷”,板块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特级教师高林生曾经这样风趣的比喻:学生和文本如一对“恋人”,老师就是他们的“媒人”;当“媒人”介绍“对象”互相认识后,“恋爱”就该由学生和文本去谈了。《穷人》的教学,听不到热闹的齐读,没有激烈的争辩,也没有装腔作势的演练,只是多了一份淳朴亲切的舒服,多了一份宁静致远的享受。如自由初读,抓住文体特征,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让学生将文本读出了“—条线”,文本的整体便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在读议中,当“破帆”“古钟”“稻草铺”“旧衣服”等浮出“水面”时,让学生抓关键词句将文本读成了“一幅画”,穷人的生活再现于我们的脑海;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文本化成了“一片情”,文本的价值植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读悟中,在文本中实实在在地“走了好几个来回”,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姜老师精心设计了“30+10”的教学结构,通过作业前置,为学生减负提质。她引导学生“读进去,想开去”,在读中悟,思中悟,将言语训练落到实处,课堂扎实而高效。

    知无涯,学无境。以研促教,研教结合。洛小语文人定将时时用心,共同努力,抱团前行,构建起扎实高效的致远课堂,托举洛小学子美好的明天。

    (洛小通讯组供稿  撰稿:潘姣  摄影:徐丽红  审核:徐丽红)




    Image_1698989071385.jpg


    Image_1698989113685.jpg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