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创意美术融入校本课程的探讨
【摘要】现时代学生的教育受到家长的重视,随着家长在学生身上的投入增加,教育领域
受到关注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国家针对教育事业的改革频繁进行,一系列的政策促使我
国教育变的更好,相关政策在各校园中积极落实。其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为响应政策要求,
尝试将创意美术融入校本课程中去,创意美术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开发学生创
新思维,让学生掌握美术绘画的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本文对小
学美术校本课程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创意美术融入校本课程的意义,最后针对创意美
术融入校本课程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创意美术;校本课程
前言: 美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观与欣赏能力的课程,教师应抓住课程的中心思想进行
教学,开拓学生眼界,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美术教师不会关注学生
的学习状态,单纯的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出现了“描书作画”的情况,长此
以往,学生会丧失美术的绘画能力,其他方面也会存在缺陷。为改变这种情况,部分的教
师积极寻求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进行美术学习。
1.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概述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和相关艺术拓展课程,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同时响应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推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始终贯彻素质教学的理念,
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要立足于学生个体的能力特点以及
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校本课程应与国家和地方的课程相适
应,从而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的创新能力。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
地的办学特点,结合现有自由,体现学校的特点,并对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因
此,校本课程首先应具备多元化特点,对学生展现出充分的包容性,把教学课堂主人的地
位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深入美术学习,使其能发挥主
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应贴合实际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生活化教学和体
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摒弃以往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课程,
切实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师应善于开展实践教学,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与
学生共同推进校本课程与创意美术的融合,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术学习体验,使学生
能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凭借自己独特的美术思维完成美术的创意绘画。
2.创意美术融入校本课程的意义
2.1 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美术学习 创意美术与校本课程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的校本课
程对学生来讲颇具新鲜感,不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的方式而言,巧妙的是虽然有着新
鲜感但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的事物,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
可以利用学生对美术教材所产生的兴趣来进行美术学习,运用非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形
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美术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强调学生积极分享、积极沟通与交流, 在交流中获得美术带来的乐趣,并且拓展了自身的美术思维,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1]。
2.2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创新能力
美术校本课程相对于以往的美术规定课程更加有情景性,而创意美术融入进校本课程
中,可以再次增强这种情景性,另外原本的这种情景有些偏固化,但是创意元素的进入,
使情景变的“可操作”,在此美术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发挥自
己的想象力,每个带有美感的想法学生都会随时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切实培养学生的绘画
能力与创新能力。另外,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常常会因为自身美术基础的缘故遇到很多问
题,教师通过对学生思考模式进行准变,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提高学生对美术
知识的掌控与运用能力,在面对常识性问题时,纵然知识基础不足,但可以从别的角度进
行思考,有效解决问题,这点在学生后续的各科学习中都会得到体现,能够使学生受益良
多[2]。
3.小学创意美术融入校本课程的探讨 3.1 依据学生学习实况,设计教学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美术教学需要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下,依据学生的学习实况,
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促使学生能够进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历来的小学美术
教学中,大多数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很是固定,甚至可以说是死板,教师在课堂上讲,学
生单方面的听,而教师也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跟上了自己的教学节奏、是否已
掌握教学内容等,这种被动式学习使学生无法获得美术知识,也无法从美术学习中获得乐
趣,而一些对于美术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因为无法快速掌握美术知识,跟上教师的教学节
奏而打退堂鼓。因此在目前各科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认识
到美术课堂上存在问题,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的进行转变,构建一个有趣、生动的
美术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生,深入剖解美术的蕴意[3]。
3.2 教学模式的创新 美术校本校本课程与数理化及文科等教学都大为不同。美术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授课
方式进行反思与创新,并且开设适用于学生习惯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及欣
赏能力。
在以往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授课方式过于表面、形式化,学生在美术课堂
上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就像是走个过场一般,不能提高对美术的认知。教师应明白这个问
题,对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尽可能的添加趣味性元素,以调动学生 的兴趣心,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美术学习,这对美术课程教学大有卑益。
例如在《远古的动物朋友》一课中,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且
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具体教学从美术教师搜集恐龙信息开始,首先对搜集
的恐龙与其他远古生物的图片、短视频等进行筛选,提出其中包含信息不多、内容混乱、
不适宜教学的资源,而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恐龙的肢体、外形
色彩、及恐龙处于的生态环境,使学生能稍微感受下恐龙处于那种空下应有的神态。小学
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对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合理引导可以转变为其进行美术
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分享自己直观恐龙的感受、恐龙有什么特点等,然
后教师可以再分享其他的远古生物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完成信息分享环节后,
教师依据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自行分工共同完成一幅恐龙的创意画
作,画作要足够精细,比如头部刻画要眼睛、眼睛的刻画要相对真实,此外还有周边环境
的刻画,环境中有其他远古生物的略画像,而眼睛的刻画就要与环境绘画相联系,当恐龙
的左前方有其他生物时,眼睛就要向左前方看,达到真实创作的目的。每个人在完成绘画
后,采用抠图的方式,把各部位粘合在一张画纸上,这就考验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以
及学生的交流能力,促使他们积极的与团队成员沟通,共同完成美术的创作,同时每个人
也可以将自己的美术思想注入在属于自己分工的那部分,当这些画作最终组合在一起时,
会是别样的创作。
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将小学学生引入更加深层的美术学习中,并且对学生想象
力、创作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同时激发学生自然想象的观察能力,对于景色、美景
图片等中信息的获取能力会大幅增长。在此课程中,远古生物与现代的动物在体貌方面有 着极大的区别,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可以扩展学生对动物的刻画能力,以及创意思维的发 展。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各方的推动,教育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创意美术在
教学中的应用也受到很多教师的关注,本文在此情况下对创意美术融入校本课程进行了探
讨,希望能对小学美术教育提供帮助。未来的美术教育仍需我国万千教师共同推进,以期
变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J].学周刊,2022(08):165-166.
[2]李莉.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2):33-34.
[3]陈宜.特殊教育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5):105-1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