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正文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课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莉

本学期有三位老师上了教研课,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9月28日,洛阳中心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二(8)班,聆听张莉老师试讲的《认识厘米》,并进行了研讨。

  张老师通过身体的尺导入,让小朋友动手操作,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让小朋友对一拃,一庹,一步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从不统一的测量标准到统一的测量标准,让小朋友了解到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应该用厘米做单位,通过鲁班的故事,张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尺,在教学1厘米的环节中,让小朋友用1厘米长的小棒去量一量线段的长度,用手比划1厘米,寻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直尺上寻找一厘米,从而让小朋友记住了1厘米,最后给了三条线段,一条比8厘米长,一条比8厘米短,于是可以说这两条线段都是大约8厘米,还让小朋友判断第三条线段大约是几厘米。

  试讲结束后,教研组的成员围绕课堂进行了深度剖析,充分肯定了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流程,对试讲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李彩芳老师指出板书设计可以更巧妙,板书可以更加清楚和规范。钱燕芳老师表示教案还是不太熟练,课件的图片还可以更加精细一点。

2023年10月12日下午第二节课,洛阳中心小学低学部举行了校级数学教研活动,潘立飞老师执教了《认识11-20各数》,全体一年级、二年级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潘教师执教的《认识11-20各数》,从观看视频引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再用闪现的小棒引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进入课堂主题内容。在新授环节中,学生先跟着老师一起数小棒,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边数边说,从而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并且能够知道一、十都是计数单位。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十来引导学生了解更大的数,老师引导学生快速、清楚地摆出11,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先摆1捆表示1个十,再摆1根表示1个一。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说(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有了前面摆小棒的经验,让学生在11-20之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像这样摆一摆。潘老师多次利用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表达,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再重点引导学生二十怎么摆,有了前面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经验,小朋友能快速理解。再此时和直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之前学习数的经验来给大家介绍,学生们表达的很好。课堂最后把本课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重要性。潘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回顾了课堂内容,也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活动,更加深刻地体会了数的含义,学会了用摆小棒来表示一个数,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理解了数的组成,更加能够学会说(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而且不仅能够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锻炼一下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的最后环节,潘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回顾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既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也让小朋友学着总结课堂学习心得,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数课堂学习效果。

课后,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都参加了研讨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2023年10月12日,洛阳中心小学高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全体高年级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查建华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得到一致好评。

查老师以水稻发芽实验为情境,以问题“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好一些”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呈现的多种比较方法过程中,认识到“可以算出发芽粒数占总粒数的几分之几再进行比较”的方法比较科学。而后发现计算出的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不好直接比较,接着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进行比较,初步认识了百分数。然后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通过防疫情况的现实数据中,感受百分数的作用,最后在体能测试和小游戏中,体会到百分数的价值。

课后,组内老师进行了集体评课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课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莉

    本学期有三位老师上了教研课,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9月28日,洛阳中心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二(8)班,聆听张莉老师试讲的《认识厘米》,并进行了研讨。

      张老师通过身体的尺导入,让小朋友动手操作,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让小朋友对一拃,一庹,一步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从不统一的测量标准到统一的测量标准,让小朋友了解到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应该用厘米做单位,通过鲁班的故事,张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尺,在教学1厘米的环节中,让小朋友用1厘米长的小棒去量一量线段的长度,用手比划1厘米,寻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直尺上寻找一厘米,从而让小朋友记住了1厘米,最后给了三条线段,一条比8厘米长,一条比8厘米短,于是可以说这两条线段都是大约8厘米,还让小朋友判断第三条线段大约是几厘米。

      试讲结束后,教研组的成员围绕课堂进行了深度剖析,充分肯定了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流程,对试讲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李彩芳老师指出板书设计可以更巧妙,板书可以更加清楚和规范。钱燕芳老师表示教案还是不太熟练,课件的图片还可以更加精细一点。

    2023年10月12日下午第二节课,洛阳中心小学低学部举行了校级数学教研活动,潘立飞老师执教了《认识11-20各数》,全体一年级、二年级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潘教师执教的《认识11-20各数》,从观看视频引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再用闪现的小棒引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进入课堂主题内容。在新授环节中,学生先跟着老师一起数小棒,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边数边说,从而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并且能够知道一、十都是计数单位。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十来引导学生了解更大的数,老师引导学生快速、清楚地摆出11,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先摆1捆表示1个十,再摆1根表示1个一。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说(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有了前面摆小棒的经验,让学生在11-20之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像这样摆一摆。潘老师多次利用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表达,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再重点引导学生二十怎么摆,有了前面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经验,小朋友能快速理解。再此时和直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之前学习数的经验来给大家介绍,学生们表达的很好。课堂最后把本课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重要性。潘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回顾了课堂内容,也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活动,更加深刻地体会了数的含义,学会了用摆小棒来表示一个数,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理解了数的组成,更加能够学会说(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而且不仅能够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锻炼一下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的最后环节,潘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回顾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既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也让小朋友学着总结课堂学习心得,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数课堂学习效果。

    课后,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都参加了研讨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2023年10月12日,洛阳中心小学高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全体高年级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查建华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得到一致好评。

    查老师以水稻发芽实验为情境,以问题“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好一些”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呈现的多种比较方法过程中,认识到“可以算出发芽粒数占总粒数的几分之几再进行比较”的方法比较科学。而后发现计算出的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不好直接比较,接着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进行比较,初步认识了百分数。然后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通过防疫情况的现实数据中,感受百分数的作用,最后在体能测试和小游戏中,体会到百分数的价值。

    课后,组内老师进行了集体评课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