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文章正文
课例研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3-09-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金菲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致力于使校本教研的主旋律从“教材的教法”转向“教材的学习的教法”。更进一步说,是将儿童研究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恢复教师作为儿童研究者的专业形象。(安桂清,2014)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不仅保障了学生学习权的实现, 而在隐含意义上 同时确立教师作为学习者的事实 (教师发展转向教师学习, 从个体纬度转向集体纬度 ,即学习共同体

学的本质:学习是学生对意义的内省建构,而不是把教师呈现的意义进行处理和内化。

教的本质: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个儿童的学习。

教研的困境:为避免传统教研中执教者与观摩者的彼此伤害,教师期待从“学生的学”透视“教师的教”。(安桂清,2014)

学前测:

What  课堂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

Why   为了了解学情,找到最近发展区,以便准确把握教

学起点,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

前测之后的思考:

1、学生对于story time的理解基本不成问题,哪怕文本信息读不懂,借助图片展现的信息还是能很轻松地理解本部分所表达的大意。

2、学生能够发现一些我们成人会忽略的图片细节,如(1)能根据墙上的中国结猜测是新年晚会。(2)能根据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出妈妈是在赞美杨玲的服装。

3、学生看过本部分之后,对于服饰类单词和赞美别人的语汇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兴趣。

4、学生对于本课的服饰类单词略有基础,且有拓展学习的愿望。

针对前测中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有了如下跟进:

1)针对“学生对于单词的辨认和匹配完成较好。但shirt和jeans错误率相对较高”,对第一课时的生词我们在第二课时中还应不断的复现巩固,使学生牢固掌握生词。可以通过看图辩词、拼读单词、抓取音素等多种方式训练孩子对单词的认读和记忆,以达到第二课时词汇的四会要求。

2)针对“90%的学生能选出名词所有格Mike’s,但是只有66%的学生能正确选出特殊疑问词whose”,第二课时的教学将延续第一课时“化妆舞会”这一主题,将时空拓展延伸至“舞会前”和“舞会后”。舞会前,通过孩子们选择服装这一活动学习服装类单词。舞会后,将场景设置为“孩子们遗落了一些物品”,设计真实的、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真正的表达需要,在理解本单元句型功能的基础之上,真实地运用whose句型。

 3) 针对“仅有64%的学生能正确分辨whose句型的单复数形式;75%的学生能注意trousers后面用are”,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应在服装类单词的单复数方面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体验式的学习非常重要,不要总是从理性的角度去教他们实际应用规律,而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发现规律,然后再来运用规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