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师:邹孝莉
(一)直接导入
导入: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学习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这一知识。
(二)观察实践,探索转化
1、等积转化
(1)出示例题,这里有两个平面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
(2)操作要求:
独立思考:你想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动手尝试:在作业单上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预设一:数格子法。
追问:怎么数,要注意什么?
明确:整格的算1,不满整格的算0.5,数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
预设二:分割计算法。把图形看作组合图形,分割或填补成规则图形。左边图形面积为8×6=48(格),右边图形面积为12×4=48(格),因此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预设三:图形变换法。把两个图形通过分割、平移、旋转等图形变化转化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再比较面积。两个图形都可以转化成长8格、宽6格的长方形,因此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指出:它们都是通过分割、平移、旋转等方法,把不规则图形变成了规则图形后进行比较的。(板书:平移、旋转、不规则、规则)
揭题:像这样把不规则的图形变规则,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把不会的问题变成学过的问题,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板书:转化)
引导: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指出:像这样,形状改变而面积不变的转化,叫做等积转化。(板书:等积转化)
比较:转化和数格子相比,你更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明确:转化能够使问题由复杂变为简单。(板书:复杂、简单)
2、等长转化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转化,解决了比较不规则图形面积大小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长中的转化。
(1)出示:习题,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
提问:这也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图中它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根据动画指一指)
(2)操作要求:
独立思考:你想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动手尝试:在作业单上写写、画画,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预设:将水平方向的三条边向上平移,垂直方向的几条边向左右两边平移,使这个图形转化为长方形。而平移的过程中,边线的长度不变,所以计算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6+4)×2=20厘米。
提问: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的?(转化)
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周长不变。)
指出:像这样,形状改变而周长不变的转化,叫做等长转化。(板书:等长转化)
3、对比感受,明晰转化
比较:我们刚才解决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有没有相同之处?(出示前后两组图)
预设:都是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
归纳:转化成规则图形有什么好处吗?
预设:转化能够把未知变为已知,把复杂变为简单。
比较:在解题过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第一个问题比较的是两个图形的面积,第二个问题比较的是两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的对象不同,转化的对象也不同。
引导:在运用转化策略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比较面积,转化时面积就不能变,这叫“等积转化”;比较周长,转化时周长就不能变,这叫“等长转化”。总之,在运用转化策略时,比什么、求什么,这个量在转化前后不能发生变化。
4、梳理反思,深化转化
引导: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用转化解决过哪些问题?(数的转化、形的转化)
预设1:推导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都用了转化策略,如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小结:研究图形面积时,我们都是把遇到的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问题,转化时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平移、旋转等。
预设2:计算的时候经常用到转化的策略。如小数乘法要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小结:随着数的运算范围的拓展,我们也是在不断地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解决,在计算时运用转化主要的转化依据是运算规律、性质等。
总结:看来转化在我们的数学中是一种既常见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练习运用,深化策略
过渡:很多数学家指出“什么是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成已经解过的题。”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的确是这样的。下面我们来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些新问题。
1、练一练
(1)生自主尝试,并交流:
生1: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条小路的面积。
追问: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多减了一次重叠部分的面积。)
生2:将小路平移到边上,然后草坪就变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出草坪的面积。
(2)如果现在有如图的四条小路,请运用刚才经验快速求出草坪的面积。
小结:通过平移小路,把零散的草坪转化成新的长方形就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4)如果草坪里有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的小路呢?
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把其中斜的这一条(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竖直的(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相等。
2、练习十六第2题
(1)出示: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生独立完成后写好后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第三小题需要着重讲解,课件展示数格子、分割平移、分割旋转或者计算空白
格子等转化的方法。
提问:第三小题怎么转化?
预设1:第三张图的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总面积的9/16。
请学生充分交流、辨析,教师相机演示旋转阴影部分,说明9/16是错误的。
预设2:第三张图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总面积的10/16。
我们可以分割、平移阴影部分,也可以平移空白部分,再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得出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6/16,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0/16。
预设3:计算空白部分4个三角形面子的和,再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
小结:当直接观察涂色部分和整个图形的关系比较困难的时候,思考的角度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的变化。我们可以先考虑简单一点的空白部分,这也是实现转化策略的一种方法,叫作“正难则反”。
(2)拓展:有了之前的经验,请同学们再来判断一下,这两张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小结:实现转化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总结延伸,升华转化
引导: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堂课,你对转化是不是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数学上,转化的方法除分割、平移、旋转以外,还可以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化正为反等,都是为了把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
生活中也有很多问题可以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头脑、勇于实践的双手去点燃创意,解决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