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千以内的数
教师:朱丹萍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于整数认识的一个生长与发展,也是今后认识万以内数的重要基础。这学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以及新的计数单位千的认识。
在上课前,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对千以内的数已经比较熟悉,基本能进行相应的读写,也知道它代表的意义。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借助直观图、计数器、数轴等大量的直观形象感受,体验“一千”,培养数感。难点在于正确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理解并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能按要求正确地数数,积累十进制计数法的经验。
2.进一步体验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获取新知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思维能力,感受1000以内数的实际大小,发展数感。
3.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数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数,激活经验。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数。
2.(课件出示一些堆放凌乱的小正方体)
你感觉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课件出示堆放整齐的小正方体)
老师整理了一下,现在能看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3.数一数。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课件一个一个出示小正方体)一个一个数,数到10。揭示:10个一是1个十。
接着怎么数?(课件十个十个出示小正方体)十个十个数,数到100。揭示:10个十是一百。
接着怎么数?(课件一百一百出示小正方体)一百一百数,数到500。几个一百是五百?
二、基于经验,生长新知。
1.小猴只有5颗珠子,也想表示500,能吗?
预设:把5颗珠放在计数器上。(课件相机出示计数器)
5个一百是五百。6个一百呢?7个,8个,9个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预设:几个一百是几百。
2.课件出示524个小正方体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要求:拨一拨,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交流:预设百位拨5颗珠表示5个百,十位拨2颗珠表示2个十,个位拨4颗珠表示4个一。
说一说数的组成。
小结:我们通过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认识了524,知道5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524。
3.根据这两幅图,说一说数的组成。
小结: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百几十几。
4.如果边拨边数呢?
(1)一十一十地数,从五百二十数到六百三十。
想一想:一十一十地数,在计数器的哪一位拨珠?
教师拨学生数,追问:(590后准备拨600)接着怎么拨?
为什么要移掉十位上的珠子,在百位上再拨1颗珠?
预设: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同桌合作,边拨边数:一十一十地数,一个同学从六百三十数到七百二十,另一个同学从七百二十数到八百一十。
(2)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六数到九百九十九。
想一想:一个一个地数,在计数器的哪一位拨珠?
同桌合作,边拨边数。
指名同桌上台板演。
5.999添1是多少?
预设: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从右边起,第几位是千位?“千”是一个更大的计数单位。
6.一千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一百一百依次出示:
全班一起一百一百地数。
几个一百是一千?
你知道了有关“一千”的哪些知识?
回顾小结:我们通过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一百一百数认识了更多的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多少呢
7.
(1)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说一说数的组成。
(2)每个计数器上都有8颗珠,它们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预设:个位上8颗珠表示8个一,十位上8颗珠表示8个十,百位上8颗珠表示8个百。
小结:8颗珠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不同。
(3)闭眼,听一听拨了几颗珠?2颗
把这2颗珠放在几号计数器上就变成1千?(同桌讨论)
指名板演验证。
三、联系生活,培养数感。
1.分享交流生活中的数据。
2.感受一千
(1)一包打印纸是五百张,几包打印纸是一千张?
(2)一千粒黄豆有多少呢?(四人小组活动)
每个瓶子里有一百粒黄豆,先看一看一百粒黄豆的的高度,再在大瓶子上估一估五百粒黄豆的高度,用皮筋做记号。
学生活动。
交流:你是怎样估的?
把4个小瓶子里的黄豆倒进大瓶子里验证一下。
请估一估一千粒黄豆的高度,然后两组合作把一千粒黄豆合起来。
(3)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一个字,常常要写上千遍,这是一千个“之”字。
(4)你觉得一千怎样?
四、数的发展与生活
古时候的人是怎样计数的?(播放视频)小结:数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活的需要,随着数量的增加,人们逐步形成满10进1的计数方法,产生新的计数单位。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课后收集,下节课分享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