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作者描述的教学场景、内心的喜悦和痛苦、内心的冲突矛盾,仿佛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所面临的教学困境,戳中每位老师的痛点。每天备好课走进教室,对自己自信满满,但是发现孩子们上课的时候静默无声,无论自己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孩子们仍然是麻木不仁。经常会有无力感弥漫全身,反思自己是不是走教师这条路。
作者帕克做过小调查,让学生描绘和讲述一下好老师的故事。学生描绘不出好老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确实每个老师风格各异、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但是学生说不好的老师都是一个样子,他们说的话都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的话一样,漂浮在天上,碰不到地。
好的老师有强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能将自己置身于所教科目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紧紧地联系起来,同时又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用这种联系穿针引线,编织自己的世界。教学过程是一个共同体,孩子必须参与其中。
在最近的单词教学中,我将单词联系到学生生活,让他们和我一起编编故事,结果发现学生每个人都能把单词记住。比如在帮助学生记high这个单词时,让孩子联系到运动会的跳高比赛,左右两个h就是杆架,g是跳高运动员,学生说i是裁判。早读默写的时候发现,其他单词可能不会默写,但是这个单词每个人都能默写出来。从中我发现了,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讨论,而且要学会利用学生的思维,按照他们便于记忆的方式进行教学。
帕特说“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